【导读:企业的成功往往是商业模式的成功,定制合理的商业模式能达事半功倍之效,这是·清无时空·商业模式系列第[129]篇文章,欢迎阅读!】
荣秀丽回忆起决定成立天语公司要做手机研发时,当时任三星手机中国区负责人的周晓阳在当时提醒荣秀丽:“你没有研发背景,怎么敢去做手机?”
周晓阳的担心在2003年成为了现实,荣秀丽当年为了搞研发从硅谷请了一拨人来。然而砸进去的3000多万元科研经费却没有给荣秀丽带来好的结果。 2005年初,由于自己研发的手机产品不稳定,这些手机卖出去了两三个月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荣秀丽光回收的坏手机就高达5万多台,亏损金额总计接近 1亿元。这些打击或许是荣秀丽在决定自己做研发时所没有想到的。
然而就在这时,台湾MTK联发科的基于2G和2.5G技术的Turn-key芯片解决方案(就是将芯片、软件平台以及第三方应用软件捆绑在一起的“交钥匙”工程)在荣秀丽眼前出现了。
在北京,一次荣秀丽和联发科无线事业部总经理徐志强共进午餐后,天语和联发科将手握到了一起。经历过之前研发失败的荣秀丽做出了对未来公司发展至为重要的选择,她决定以后的手机研发都要在Turn-key芯片解决方案基础平台上做。为了更好地适应手机潮流不断更换的趋势,天语每年都会研发以及向市场推出多款手机。2007年,天语一口气推出了84款手机,甚至比诺基亚推新的数量还多。
天语并不是单纯地运用联发科提供的芯片解决方案研发手机,它比其他应用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品牌厂商在研发上先走了一步。天语在研发上走的是一条集成创新的路,就是在手机芯片上集成多种功能。
在研发2G和2.5G手机时,荣秀丽要求公司研发人员在做手机研发时一定要深刻领悟到联发科芯片技术,决不能养成依赖联发科芯片解决方案的习惯。她同时要求,研发人员要做的是在芯片的树杈上研发可以挂上的“灯笼”,而不是研发能在芯片的树杈上长出的其他东西。不同的灯笼好比手机的不同功能,天语手机集成研发的含义即是在手机芯片上挂各种灯笼。随着手机芯片软硬件的不断升级,基于旧手机芯片而研发出的树杈上的东西无法在新的芯片平台上应用,而此前研发出的灯笼却可能集成在新芯片上。
在移动通信技术进入3G时代后,由于美国高通公司掌握了核心3G技术,所以在研发3G手机时,基于天语总是选择行业内最优秀公司作为合作伙伴的原则,天语选择了使用高通3G手机芯片研发3G手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