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正在劳作。
天山 讯 “硬化道路、修建文化广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村民思想观念……这件件都是老百姓期盼已久的好事。”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阔洪奇乡琼塔木村村民玉山江·哈斯木说起近三年村里发生的变化时,脸上堆满了笑容。
琼塔木村是察布查尔县挂了 的后进村,通过伊犁州发改委、县农业局三批“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三年来的努力,实现由后进村到先进村的蜕变。
改善基础设施 踢走致富绊脚石
琼塔木村以种植业为主,17596亩耕地基本为旱田。多年来,村民安于现状不愿想办法改变,成了全县最穷的村。工作队深切地感受到,要致富,先修路,必须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帮助群众找到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工作队驻村以来,通过积极争取上级建设资金、协调企业捐款、申请项目援助等多种形式,帮助建设了通村公路、路灯、防渗渠、安全饮水、沿街围墙、双语幼儿园、村民文体广场等7个项目建设。
玉山江·哈斯木每天都要跟着村里修路施工队走两圈,盼了一辈子的柏油路如今修到了家门口,他喜悦的心情难以形容。“我的爷爷、爸爸也没见过这样的路。如今我们能走上这样平坦宽阔的柏油路,再没什么遗憾了。”他说出了村民的心声。
村容发生了大变化,村民也有了精气神。村里建起了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文艺小分队,村民们自觉地粉刷房屋,打扫房前屋后,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化。
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村民旧观念
琼塔木村有村民269户,多年来村民靠天吃饭,大部分人种地都存在赚少赔多的现象。为确保村民有稳定、持续性收入,工作队提出扬长避短,调整产业结构的想法。工作队队长姜福成说:“我们请来农业专家进行科学规划分析,大胆试种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当前,该村开始试种抗旱耐冻、适合山区种植的优质黑枸杞、中科羊草、天山红蘑菇等物色作物。为增加村集体收入,还在村委会果园中试种灵芝,并结合村里牲畜多的实际,引进酸奶加工企业延长养殖产业链。另外还与伊犁师范学院协商签订长期供应馕的协议,并发展野芹菜、野韭菜种植。在工作队的帮扶引导下,村民不再靠天吃饭,加强田间管理,主动寻找新项目,逐步走上脱贫路。
为增加村民收入,工作队还与相关企业沟通联系,加强用工信息交流,协调相关施工企业在水利设施建设、道路建设、贫困户建房等工程中雇佣本村劳动力。截至目前,全村69户贫困户已转移劳动力72户,其中19人稳定就业。
规划发展布局 群众致富有方向
“只要心中装着村民,扎实干、拼命干,老百姓就会认可你!驻村工作不是替老百姓干农活,而是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帮助村民规划一条科学的致富路,为村民指明致富方向。”工作队队长姜福成说。
在琼塔木村吾尔坦沟有上千亩连片野生郁金香,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今年,工作队将其做为该村发展的独特资源。8月7日,工作队邀请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对这片野生郁金香进行规划设计,依托野生郁金香在道路两旁栽植一些花卉树木,形成差异化景致,并配套建成停车场、餐饮区、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将其打造成一个集观赏野生花卉和吃野芹菜、野韭菜、土鸡、羊等为主的度假村。
驻村干部高兴地说:“路修通了,从伊宁市到这里也就一个小时的路程。将来,村民们可依托这片得天独厚的旅游景区发展农家养殖,以旅游经济带动全村走上致富路。”
新铺的柏油路和新安装的路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