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95后的职场新人,陈德长,有别于部分同龄人的浮躁与冲动,沉稳、勤奋、爱专研成为他一直以来的标签。加入航天遥测采编系统研发工作一年,陈德长便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在航天严谨细实的工作中积极寻求技术创新,用实力展现了“后浪”的风采,他被评为2019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最佳新人奖,同时也被重庆市总工会评为2020年创星之星。
不分上下班 集中全力啃下“硬骨头”
“我性格比较安静,从小就喜欢研究和拆解电子产品,从中找到乐趣。”陈德长回忆道,“大学所学专业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业余时间的最大爱好便是搞一些小发明。我结合课程所学内容,研发了激光雕刻机、超声波雷达等小制作,研究制作的过程让我非常有成就感。”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陈德长获得西南地区三等奖。
2019年,刚毕业的陈德长顺利加入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航天人”,陈德长表示:“我很珍惜这份工作,能够将爱好和工作结合,我很幸运。”面对全新的行业,陈德长投入大量的精力,由于白天的工作比较繁琐,只有下班后才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为了尽快提升自身专业水平,陈德长几乎每天都是最晚离开办公室的那一个。“对我来说,其实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我还年轻,没有什么负担,工作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去年8月,陈德长接到一个某型 遥测单机测试系统的升级任务,由于这套系统属于老型 ,所以能够参照的资料很少,完成升级更新的难度较大,对于陈德长这个新人来说,无疑更是一个挑战。
“我不怕挑战和压力,因为我知道喷泉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水有了压力。”陈德长说,“想要了解这款系统,我只有靠自己不断的测试和摸索,三天时间,我像着了魔一样,从早到晚都在反复测试和整理记录,最终得出结果,按时保质的完成了任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这股子“钻”劲,作为职场新人的陈德长初显锋芒,他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沉稳和专注也受到领导的好评,今年7月,公司需要对某全新型 遥测系统配套设备进行调试,领导再次对陈德长委以重任。
“我是7月下旬接到这个任务,那时刚出差回来,这个任务比较急,否则会跟不上后面的生产进度。”陈德长说,“调试全新的系统,难度很大,但这更能激发我的斗志,我来这里上班就不怕啃硬骨头。” 十几天的时间,陈德长除了回家睡个觉,一整天守在办公室加班加点的分析总结,8月初就按时完成调试工作。
开发箭上软件子功能模块,研制周期减少至两周
爱思考、善总结是陈德长多年的养成的良好习惯,他认为航天本身就是一个高科技行业,创新是公司和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石, 而创新的前提是要充分掌握现有的东西,掌握它的发展或变化规律,才能预测它的未来,创新的东西才有生命力。因此,陈德长工作以来接触到的每一个项目,他都会认真剖析,将每个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解,并且记录下来。
今年4月份,公司开发民营航天蓝箭ZQ-2箭上遥测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陈德长发现部分功能,与之前提炼总结出的国家某型 遥测系统单机某些功能一样,他迎合模块化、产品化工作要求,开发了一系列箭上软件子功能模块,使得民营航天蓝箭ZQ-2箭上遥测系统的软件研制周期从原本的一个月减少至两周,保证后期产品的正常交付。
尽管才工作一年,陈德长突出的能力让他在新人中脱颖而出,工友杨涵琦评价道:“陈德长是全能的,他工作中很仔细、做事条理清楚,还总能看到我们看不到问题,想到我们想不到的解决办法,跟他一起合作,我也有所成长。”
面对这样的评价, 陈德长谦虚的笑了。“其实,工作带给我的收获很多,干我们这一行,最关键也是最难的,就是保证产品的可靠性,不能出任何差错,你想想平时上 的时候 络中断一下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对于火箭来说,整个通信过程不能有哪怕0.01秒的中断,所以需要在过程中反复思考、严格把关。”陈德长表示,“想到火箭发射能用到我们的产品,我觉得非常自豪,现在我还年轻,需要学习和积累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坚定走下去,希望能成为航天测控领域的专家,为国家贡献更多的力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