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清楚最后这一句话“98.6%用户对手机预置应用软件‘say no’的结论是采集了多少的样本而得来的,我只想对做这次调查的工作人员说,你站出来吧,我绝对不会打死你,只是想打趴下你,叫你在这里胡说八道,讨打。
没有预装软件智能手机连功能机都不如
手机预置应用,也叫预装软件,指的是手机从生产厂商出厂到消费者手上之前,就存留在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就好像是手机在出厂时就装好的一样,用户只管使用就行了。
功能机时代也有软件预装服务,不过以前在功能机时代,这些软件都是由手机制造厂商提供的,厂商提供什么,你就只能用什么,无论是否巨烂无比。但是在功能机时代,我们听到了这么多用户叫嚷着要清除所有的预装软件吗?没有。
智能手机的兴起是用户对手机移动应用的大量需求。在功能机昌盛的那十几年,手机应用的个性化成为了玩机达人的追求。从最早的西门子6688看电子书到诺基亚7650能装上JAVA游戏或者任意换来电铃声,到被称为智能手机启蒙阶段的塞班时代,手机应用的多样化成为那个时代用户不懈的追求。
而苹果iPhone和安卓手机的兴起,将用户带入了智能手机时代,带来了各种的移动应用,满足了用户办公、学习、娱乐、多媒体、 交等多方面的需求。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说智能手机出厂应该清除所有的应用软件,只保留接听和拨打电话及收发短信功能,你们觉得这是进步还是退步?至少我觉得它比功能机都不如,因为功能机还能比它多三五倍的待机时间。
所以,我想,请得出这个结论的人注意了:你在这里胡说八道看我不抽死你!
预装软件之祸又是台面上的事实
在智能手机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手机生产、销售和服务链上的部分商家盲目追逐经济利益,乘机在智能手机中植入大量软件,其中不乏一些劣质软件和恶意软件,收集用户信息侵犯用户隐私,在后台偷跑流量,甚至一些木马后门程序给用户带来经济财产上的损失,这就是用户痛恨预装软件的源头。而且这些预装软件还像狗皮膏药一样紧紧贴着你,让你卸载都不行。
但是,我们要辨证的看这个事实,比如菜刀能用来切菜做饭,但是放在不良用心的人手里就是凶器,关键是你看你如何去用它。同理,预装手机软件有风险,但它确实给用户带来了更大的方便,它的好处我们也不能磨灭。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监控和防范预装软件中有损害用户利益的情况出现,而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的预装软件,因为智能手机时代没有了软件应用做支撑,它连鸡都不如。
预装软件的产业链条揭密
关于预装软件的讨论,我们只限于安卓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而Windows Phone和iOS因为机制上的问题,在这方面基本上很难出现非厂商预装的软件内置,除非在零售终端被人为植入,这种情况我们后面会详述。
软件预装的渠道,我们一般可以细分为生产厂商出厂预装、国代省代预装、零售店面预装、水货刷机渠道(在这个层面上,iOS可能被预装,现在华强北一台iPhone的预装费用在20-50之间),这几个都可以称为渠道预装,因为都是发生在销售渠道上的。另一个预装就是刷机ROM,目前市场上最著名的刷机软件无非是刷机精灵、刷机大师和中国派全能刷机助手这几个。
广东省消委会称去年全国预置软件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30亿元,我觉得真实的数字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再翻上一至三倍,如果再把厂商与APP开发商之间的资源互换的价值算上,广消委这个数字更难以信服。
一般来说,一台手机根据其性能强弱、存储空间大小一般会有五到十个的预置应用位置,这还是刨去厂商自主内置的一些常用软件之外的数量,按一个软件CPA值从1.5元至4元不等(一些非法软件可做到10-20元),直接的CPA值一台手机就在10-20元之间。另外,还有一些游戏是采用付费分成(CPS)的模式在运营,这块的提成其实也不低,支撑我前面的论据完全有根据。
这时候,就有朋友会跳出来问,既然用户使用APP大多数是不付费的(暗扣这些非用户本身意志的除外),那么厂商及渠道里这么乐此不疲的预装这么多的软件肯定是有利益的,那究章是谁在掏这一笔钱了?
很简单,就是研发这些APP的开发者。
以research2guidance 告称,8月Android Market应用程序数量有望增至42.5万款并超过iOS的app store成立世界第一,但是另一组数据则显示,这里面有95%的应用程序下载数量为0,这种情况在app store上也很普遍。一边是浩瀚的应用程序,一边是有限的向用户主动展示的空间,于是在供求关系失衡的情况下,通过利益交换来实现在用户面前的展示目的就成为了APP的开发者的无奈之举。
说清楚了预装软件行业里最原始的展示需求,接下来说说为什么这么多的厂商会花几十个亿去做预装?难道他们都是活雷锋…………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企业生存的根本就是赚取利润实现价值。
APP的开发者花钱做预装推广,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增加用户数量,而且是力图在短时间内将用户数量积聚到一个数量层级,达到产品运营需要的规模效应,或者是卡位市场契机,挤压对手的市场空间,当然还有像在线软件商店这样的分发渠道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这里我们只讨论预装这种模式。
预装市场能否还有发展的动力
如果这个预装这块都是用的VC的钱,那么这个市场就像是一个泡沫,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产业链就会崩溃。可惜的,这个预装市场除了VC这样的快钱,它的自身造血功能也在慢慢成熟起来,以维持这个行业的正常运营。
而现在,除去一些像BAT这样的大型互联 企业在这块的投放,很多借助VC力量成长起来的APP的开发者都在想办法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的完备,通过满足用户的各项需求,从用户处得到收入来实现企业的自我发展,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手机游戏行业的蓬勃发展,借助手游分成的模式,这些预装应用活得很滋润
互联 手机3.0时代下的新预装时代
怎么解释互联 手机3.0模式?从硬件层面上来讲就是“硬件零利润模式”,通过开放的平台,彻底整合产业链,从软件层面解决用户需求,从而将硬件利润全部还给消费者和合作伙伴。说白了就是硬件不挣钱,全靠软件应用和服务来挣钱,这里面当然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生产厂商的预装。
在听“罗王”说相声的当天,我也去参加了互联 大会,期间百加手机创始人徐国祥的演讲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他谈及百加品牌的运营理念时说,“百加不靠硬件赚钱,完全靠后端服务来盈利”。我理解这其中一块少不了出厂预装的业务。
我是很赞同这种模式的,小米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其实雷军当初也在考虑智能手机硬件零利润的问题,虽然小米的价格在同档次硬件配置机型中并不高,但利润还是有的,而且因为一贯的“期货销售”,其硬件利润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可观。但这种算不上是真正的硬件零利润,也不是我们讲究的互联 手机3.0时代模式。只有厂商不计划赚钱,把所有利润让出来,还给消费者,这才是互联 手机3.0时代的基础核心。
那么,互联 手机3.0时代怎么挣钱?硬件都全零利润了,靠什么挣钱来维持企业正常运营?手机厂商不是活雷锋。肯定不能靠情怀,百加手机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靠内容服务,靠用户体验。
这个内容服务是建立在众多APP应用的基础之上。记得某厂商曾经提出来一个所谓的“极简风格”的OS,其实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针对小众市场的产品,如果要服务大众市场,这就是一个倒退。
智能手机凭什么要淘汰功能机,最大的进步就是各种应用的自主安装,让用户能在手机上实现游戏、 交、多媒体等多方面的需求。虽然现在APP泛滥及行业的不规范,让用户利益受到了侵害。但这不能当作倒退的理由,而应该是作为进步的源动力,特别是如何将手机硬件产品与软件应用的深度融合,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就拿我最近拿到的这款百加和爱奇艺合作的手机产品为例,其内置深度优化的爱奇艺APP,可以尽情享受爱奇艺独家的丰富资源,包括国内外院线最新大片可全部免费观看。此外,每月还更新8-10部院线电影,更有超大好莱坞片库,集合了好莱坞6大电影公司700部大片。
最后说清楚一点:广消委反对的是什么
我的理解是广消委反对的不是预装软件的这种行为,他们要反的是那些偷流量、偷用户隐私、可能会是病毒木马侵犯用户利益的坏APP应用,这种应用就算是不预装到手机里我们也必须要反对,因为它就不能代表整个预装应用的真实情况,而且在其它渠道里这种软件也存在着,并非只有预装渠道里才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