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篇 信息化和信息系统(三)

本篇介绍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信息化

1、信息化的核心是要通过全体 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 会各个领域充分应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 会生产工具(表现为各种信息系统或软硬件产品),创建信息时代 会生产力,并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表现为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标准、组织结构等),使国家的综合实力、 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2、信息化的内涵启示:

  • (1)主体:全体 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
  • (2)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3)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 会的一切领域
  • (4)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 会生产工具;
  • (5)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 会生产力,推动 会生产关系及 会上层建筑的改革;
  • (6)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 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 3、信息化从“小”到“大”的五个层次:

  • (1)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础;
  • (2)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涉及生产制造系统、ERP、CRM、SCM等;
  • (3)产业信息化;
  • (4)国民经济信息化,指在经济大系统内实现统一的信息大流动,使金融、贸易、投资、计划、通关、营销等组成一个信息大系统,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的四个环节通过信息进一步联成一个整体;
  • (5) 会生活信息化,指包括商务、教育、政务、公共服务、交通、日常生活等在内的整个 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各种信息 络,大力开发有关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服务,丰富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拓展人们的活动时空,提升人们生活、工作的质量。目前正在兴起的智慧城市、互联 金融等是 会生活信息化的体现和重要发展方向。
  • 4、“两 、一站、四库、十二金”

  • (1)两 :政务内 和政务外 ;
  • (2)一站:政府门户 站;
  • (3)四库: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
  • (4)十二站:以“金”字冠名的12个重点业务系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加强监管、提高效率和推进公共服务起到核心作用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金宏);第二类是增强政府收入能力、保证公共支出合理性的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 5个业务系统建设;第三类是保障 会秩序、为国民经济和 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金盾、金保、金农、金水、金质 5个业务系统建设。
  • 5、国家信息化体系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 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这6个要素按照如图1-3所示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 (1)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 (2)信息 络。信息 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设施,包括电信 、广播电视 和计算机 络。这三种 络有各自的形成过程、服务对象和发展模式,它们的功能有所交叉,又互为补充。信息 络在国家信息化的过程中将逐步实现三 融合,并最终做到三 合一。
  • (3)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 会各个领域,它直接反映了效率、效果和效益。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
  • (4)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包括微电子、计算机、电信等产品和技术的开发、生产、销售,以及软件、信息系统开发和电子商务等。从根本上来说,国家信息化只有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拥有雄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综合国力。
  • (5)信息化人才。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而合理的人才结构更是信息化人才的核心和关键。合理的信息化人才结构要求不仅要有各个层次的信息化技术人才,还要有精干的信息化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法律、法规和情 人才。
  • (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信息化政策和法规、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的保障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