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区推出产品经理培训课程,让BAT产品总监手把手带你学产品吧!
在 站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前段时间看到@hdushishu前辈写的有道词典的非完全产品分析,于是自己也试着模仿写了一篇关于有道云笔记的产品分析,其中部分形式模仿了前辈的文章,现在还是一名大四狗,第一次写产品分析的文章,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体验环境
体验产品:有道云笔记IOS版
软件版本:4.5.1
设备型 :iphone5s
操作系统:ios8.1.3
需求分析
- 信息整合:将多平台(微信、微博等)有价值的信息收藏保存,作为用户的信息库,实现内容的统一化管理。
- 分享:将笔记其他平台,用户,实现信息共享。
市场分析
appannie笔记关键词应用排行
结论:
- 安卓平台里印象笔记表现强劲,在各大安卓应用市场均保持在同类应用下载量第一,有道云笔记也表现不俗,下载量仅次于印象笔记。
- Ios平台有道云笔记热度排行第一,appannie统计里笔记关键词应用印象笔记(Evernote)排行第一,有道第二,可见ios平台里印象笔记的表现仍然好于有道,但有道热度较高,具有竞争潜力。
- 安卓平台印象笔记与有道云笔记两家几乎占据整个笔记类应用市场,其余同类软件几乎没有竞争力。
- 在百度与应用宝市场印象笔记大幅领先其余3款应用,基本占据这两个平台大半部分同类市场。
建议:
- 加大在百度与应用宝手机应用市场的投入宣传,让更多对此类软件有需求的用户体验到有道云笔记,在安卓市场里,与360手机助手,豌豆荚这里的下载量相比,另外两个平台里的下载量显得不正常。
- 提升在安卓平版本的用户体验,认真研究印象笔记的优势,汲取其长处,听取用户的声音进行改进,吸引用户分割市场份额。
竞品分析
(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仅体验免费用户】)
产品结构(黄线为标注线)
结论:
- 有道云笔记笔记设置页面中“同步新浪微博收藏内容”、“微信收藏指南”、“保存邮件到笔记”这三个选项个人认为能够帮助用户了解怎样快速将在这三个平台浏览到的优质内容记录到笔记中,用户经常会在各大平台浏览到有价值的内容并且具有保存的需要,快速记录是普遍需求,但是处在4级菜单中,用户较难以发现,并且处在笔记设置页面中,与页面内容不符,印象笔记在软件欢迎页面便教用户如何进行快速导入笔记,对用户需求把握较好。
- 有道云笔记右滑页面里的状元笔记太过生硬,影响视觉体验。(乍看还以为是广告)。
建议:
- 首页的布局增加笔记本、标签选择选项,方便用户快速选择笔记,点击新建笔记按钮时,弹出新建笔记的类型选择按钮,使用户能够快速新建各种类型笔记。
- 增加笔记显示方式,例如仅显示标题,磁贴便签形式等。
- 将“同步新浪微博收藏内容”、“微信收藏指南”、“保存邮件到笔记”这三个选项移至右滑页面更多功能中,让用户容易发现。
- “状元笔记”改为类似“云协作”“笔记本”的同级选项,提升视觉体验。
结论:
- 两款软件的开启速度过慢,开启时间需要3秒左右,用户常常会有产生瞬间的想法想要快速记录下来的需求,加载时间过长影响用户体验。
- 有道云笔记支持手写输入与涂鸦,并且能原生保存手写笔迹,支持设置手写笔尖粗细,较输入法的手写输入效率较高,极大的方便了打字速度较慢习惯手写输入的用户,同时也增添了笔记特色。
建议:
- 缩短软件开启时间,秒开当然更为完美。
- 手写输入里增加字体的大小设置,灵活控制单页手写输入的字数显示,使手写输入笔记更加美观,个人认为手写输入是有道云笔记的特色功能,对其进行细致优化能帮助其扩大用户群,提升用户体验。
- 在旧笔记更改完成后,退出时增加是否保存选项。
云协作(印象笔记内为工作群聊)
结论
- 创建群组:有道云笔记创建群组很方便,简单的群组信息输入后即创建完毕,之后在群组管理界面(类似微信群组)输入对方昵称或账 后可直接邀请其他成员加入,印象笔记则较为麻烦,创建时必输入其他成员的电子邮件地址并向其发送邮件,待对方同意后(至少一人)群组才能创建成功,较为麻烦。
- 群组管理:有道云笔记的群组能修改群名称,群头像等信息,并且能随时新增、删除成员,类似微信群组,印象笔记的群组则一经创建,便不能邀请新成员加入(简直反人类的设定),没有群组属性,默认群名为成员邮件地址。
- 文件管理:有道云笔记群组内文件可进行删除(每个成员都有权限),印象笔记则不支持。
- 群聊形式:有道云笔记与印象笔记群内都能发送文字信息,除此有道云笔记还支持图片发送。
建议
- 群聊形式如果能加入多人语音与在线视频功能,打造一个多元化多人办公平台,相信协作效率能够大大加快,提升云协作用户体验。
快速导入笔记
结论:
- 相比之下看印象支持的情况较有道好,较有道多支持将 页内容快速笔记,但从总体上看个人认为两者都不太好,新浪微博对于大多数用户是一个很大的信息获取源,但两者都不支持。
建议:
- 增加对新浪微博等常用平台的快速分享支持,现在用户每天都会在各平台浏览获取大量信息,在看到有价值的内容时大多数都有收藏保存的习惯,虽然各平台都有收藏功能,但有道如果能做到与尽可能多的平台紧密结合,省去用户到各个软件查看收藏内容的麻烦,有道将会成为用户的信息整合库,这无疑会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增加有道在同类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笔记分享
有道支持将笔记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多平台,印象则仅支持邮件,相比有道的体验较好。
笔记管理
结论:
- 两者的笔记管理方式都相同,可以设置笔记本为笔记分类,也能为单个笔记添加标签。
- 两者都支持输入关键词快速搜索笔记。
- 有道云笔记单页显示笔记数量较少,笔记数量如果较大则找笔记较为困难。
建议:
- 每次进入软件后默认显示全部笔记,建议增加设置默认显示笔记本选项。
- 增加笔记显示形式选择,如仅显示标题,磁铁便签等形式。
- 最后如果能将笔记本显示页做成拟物的笔记本显示,类似iRreader的书架,个人认为视觉体验将会提升,也能给用户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他功能
安全性
云端容量
结论:
- 安全性:有道云笔记不仅支持软件加密,还支持对单个笔记本、单个笔记进行加密,毫无疑问对于一款笔记类软件加密功能是普遍需求,反之印象笔记要想使用加密功能还得升级到付费用户,相比之下有道还是诚意满满啊。
- 云端容量:汗…..这俩软件差距实在有点大,印象笔记若是免费用户每月只有60M,使用频率如果很高毫无疑问容量会带来很大压力,有道云笔记初始容量为2G,若不存储大量图片则毫无压力,每天签到还能领取额外容量,还是国产软件好…….
如果我是有道云笔记PM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