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工厂内的机器人大多只负责执行单一作业,而且缺乏自行思考、决策的能力,然而随着内嵌控制器、感测装置、人工智能软件等技术不断进步,工厂机器人将变得更能独当一面,也更为实用。
据Electronic Design 站 导,目前最常见的工业机器人,基本上就是较复杂的机械手臂。这些机械手臂被固定在工厂的某一处,从事着焊接、涂漆、组装、取放等特定工作。基于安全考量,工业机器人很少与其他人类员工在同一处工作。
不过近来由于感测技术与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应用也出现了新的趋势。拥有更高机动性的物流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被视为新一代机器人的代表。
物流机器人不像机械手臂被固定在同一处,因此它需能随时提醒他人所在位置,并且具备防撞能力。目前在众多领域都可见到物流机器人的应用。
协作机器人是一种能和人类一起工作的机器人。为了确保人类员工的安全,协作机器人需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功能。配备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车辆,拥有自动剎车、转向、车道偏离警示等功能,即可视为协作机器人的一种形式。
温度、亮度、压力等静态量测是许多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功能,但对于新一代的移动式机器人而言,距离、速度、方向的感测能力将更为关键。
高分辨率的摄影芯片虽然价格便宜,但影像的分析、影像物件的辨识都需要复杂的软件才能完成。此外,摄影机在天气不佳或天色较暗时,镜头感测的效果也不尽理想。因此对许多应用而言,感测镜头都不算是最好的选择。
光达(LiDAR)拥有远距感测的优势,但成本较高;超音波传感器虽然只适合短距测量,但成本较低,在黑暗中也能正常运作;雷达则是在黑暗中与坏天气时,都有很高的可靠度。
软件是推动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而机器学习更被许多人寄予厚望。有了适当的数据与机器学习处理器,机器人便能透过训练学会在特定情况下制定决策并执行计划。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领域研究不断进步,机器人将拥有更优秀的决策能力,也将更不需依赖人类的指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