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作为热门话题,谈的人很多,到做的时候,很多企业却感到无从下手。为什么要转型,目的清楚吗?怎么转型,有清晰的路径吗?有没有转型的必要,企业真的需要吗?这些都是转型之前需要理清的问题。
问:数字化转型,技术or业务驱动?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7个理由,4个回 》中,我们将“新兴技术引发的系统性变革”归为数字化转型的四大外因之一。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 、高级分析、机器人技术等智能化数字技术为特点的数字化转型将彻底重构客户体验、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不少人由此认为数字化转型是由技术驱动的。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这不能说明企业只需要正确运用技术,就可以实现数字化转型。
商业的本质是理解用户、满足用户需求。在当今数字时代,绝大多数的用户行为都以互联 、大数据形式体现。企业应该如何描绘用户画像、洞察用户需求、快速研发迭代产品、柔性生产、精准营销呢?很显然,传统的调研方式已经不能覆盖广大的客户群体、不能跟上用户需求的变化速度,传统研发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能满足短周期的生产销售,不能精确到以标签划分的营销触达。数字化转型就是为满足以上需求应运而生,转型的驱动因素是用户需求、业务需求,而技术仅仅是解决业务需求的工具。
问: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重构?
当前,数字化转型是个很“时髦”的话题,言必谈重构、谈颠覆。似乎不重构商业模式,不“脱胎换骨”,便谈不上成功转型。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7个理由,4个回 》中,我们也谈到“传统商业模式向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是数字化转型的三大内因之一,但是,商业模式重构,不是数字化转型的必选项和成功标志。
正如曾经的“互联 +”所掀起的“颠覆”大潮,确实深刻地改变了一些传统行业,诞生了一些先进的商业模式。但是,并不是所有行业都能够像套用公式一样与“互联 +”完美耦合,完成商业模式的重构和升级。同样,如今的数字化转型,也不是通过技术“嫁接”就能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能否借助数字化转型实现运营优化、产品和服务创新、业态转变,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是与企业的发展阶段、当前需求、发展方向、阶段目标密切相关的。因此,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以及发挥空间是不同的。可以是通过数字化转型进行运营优化,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也可以是通过数字化转型拓展基于传统业务的延伸服务,沿着产品/服务链延长价值链,开辟业务增量发展空间。当然,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业模式的重构也是水到渠成,而非形式上的刻意为之。
问:当前运营良好,无须考虑转型?
在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数字化转型指数 告2022》中,“2021全年数字化转型指数分布图”呈现了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分布特征;《2022中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 告》显示了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其数字化转型意愿、进度、投入、成效均有所不同。
虽然数字化转型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渗透并不均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数字化转型指数的逐年递增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部分行业和企业可能目前在原有的运营模式下暂时表现良好,但是,随着数字化在各行各业和 会领域的深入,很难想象一个固守不变的企业,如何在高度数字化的环境中与客户对接。数字化转型的部署实施已经不是未雨绸缪,而是逆水行舟。
问:小微企业,谈转型为时尚早?
谈到数字化转型,很多企业的第一反应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一些小微企业则认为那是大企业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战略部署,而小微企业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做好当前业务,扩规模、促发展,还远没有到转型的阶段?
有这样的看法,说明对数字化转型的目的还不清晰。数字化转型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智能化和差异化,与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无直接关系。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微企业,都需要通过智能化建立数字化业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差异化来优化、重构原有业务,并通过数据驱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服务和产品。从服务客户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数字化转型和企业规模没有直接关系。小微企业更应该在数字化浪潮中敏锐把握时机,抢占市场有利位置。
问:头部企业,原有模式就很好?
对于一些行业中的头部企业来说,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保持企业良好运行。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本身拥有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组织架构清晰,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更了解用户需求,占尽规模优势,占据消费市场制高点。还需要数字化转型吗?
当前,经济发展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 ,以往标准化工业时代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和拓宽销售渠道所建立起来的行业壁垒,在当前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面前,正在逐步失去原有的优势。市场考验企业的不再是企业规模,而是企业如何凭借技术和产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因此,行业头部企业更需要植入数字化基因,跟随数字化发展进程,进行产业升级。
数字化转型需回归企业经营发展本质,专注于解决企业实际业务问题。
成功转型,要选择真正“懂业务”的数字化平台!
关注指南车物流软件,数字化转型路径更清晰!
(关注“指南车物流软件”获取更多物流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