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还是众包?软件开发领域的伪命题

随着 约车新政实施,Airbnb 在多国遭遇严格限制,国内城管没收共享单车等一系列事件,火了两年的“共享经济”创业热潮,似乎进入了一个略显尴尬的局面。

“共享经济”作为曾经“最具有互联 精神”的 会资源优化配置形式兴起起于 10 年前 Wiki 的出现,一直以来都备受市场追捧。近两年随着总理提出基于共享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战略,“众包”行业更是陷入狂欢,各领域的众包平台层呈现爆发式发展。

与受政策限制颇多的 2C 领域众包不同,企业服务方向的众包,尤其在技术软件开发领域,因其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一度被视为下一个互联 科技革命的风口。

从 2015 到 2016,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国大概有几十家软件众包平台诞生。这些情况的出现,也让人忍不住发问,互联 软件开发众包模式,是对软件开发模式的颠覆还是众人追捧的一场自嗨?

软件众包,站不住脚的伪命题

目前在国内互联 软件开发领域,很多人把众包和外包混为一谈,以为通过互联 做外包的事情就是众包,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项目拖延、资金无保障、开发者佣金拖欠等问题的原因。

在软件开发领域做共享经济众包,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因为以“ 会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的众包,无法满足需要市场化商业化竞争的线上软件开发的需要。

而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商业的目标始终是利润,本质始终是创造价值,途径是技术创新。

而通常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取利润有两个方向:新技术革命,或降低交易成本。

事实上,连接只是互联 的表现,降低交易成本才是互联 的本质,

与传统软件外包比较,以码市为代表的互联 式软件开发交易服务,正尝试通过流程化的交易模式,整合了咨询,找人,接洽等步骤,大幅降低了达成交易的成本。

传统软件外包普遍具有高门槛,高利润,高交易成本的特征,而高门槛、高毛利率则恰恰意味着行业竞争不够充分,原有行业资本已经获得超额利润;高交易成本意味着行业还有很大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空间。

互联 时代下的软件外包行业

随着IT消费化趋势的深入,互联 、移动互联 对全球经济各领域的影响深化,客户对IT服务也呈现多元化的需求。

而传统的软件外包由于无法解决如何监管交易双方的诚信问题,以及如何使软件开发能够远程协作这两大问题,使其必须重度依赖线下;而定制化的开发使其成为一个很难标准化的行业。

但随着云计算概念的兴起,云主机,云存储,云开发等概念和技术的应用,软件开发这件事情,开始真正有机会脱离对线下的依赖。

而互联 给世界发展带来的另一重大变革,就是提供一个获取信息的便捷通道,减少信息不对称,电商的大发展,虚拟交易的流程化,互联 信用体系对交易双方的约束力越来越强,而当解决了信用问题和开发协作问题后,远程线上软件开发交易真正得以实现,而这一切,都是软件外包由线下转为线上的一个表现,尽管交易场景变为了远程,但软件外包,依然是软件外包。

虽然现在码市已然成为“软件众包”领域的标杆企业,竞争对手也已经习惯讨论码市在“共享经济”理念下的成功,但 CEO 张海龙依然在标榜了快1年的“品质众包,可靠交付”口 下,带着超过 3500 万交易额的领跑者成绩,发出了“忘掉众包,让我们把专业的事情做好”这样的 召,明确宣布码市不再是一个软件众包平台,而是一个“基于云技术的软外包服务平台”。

事实上,在一个已经存在超额利润的交易市场,针对具有较高信息化水平、较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客户,通过互联 改造,优化产品交易模式,降低交易成本(如人力成本、IT资源等),以巨大的成本优势获取巨量级的市场,这就是在互联 时代的做软件开发行业的基本逻辑——基于云技术手段,加强信用监管,优化交易模式,实现开发优质化,交易自动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月3日
下一篇 2017年1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