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雨一直下,但室内的学员们热情不减,真正是学习微信“风雨无阻”。6月14日,由厦门晚 、市老年基金会联办的老年微信班,继续在电信文灶智慧小区便民服务站开课。
当天,提高班采用了全新的互动模式。12名学员围坐成一个圈,有问题直接向老师提出,几乎每人都能得到老师“一对一”的指点,同学间相互交流“结对子”的也不少。
班级群互加成微信好友
一年后见面发现是“邻居”
相隔一年多,老 友再次见面了。去年4月底,学员翁丽萍和朱德厚同在微信基础班2班上课,当时两人还不认识。课后,通过2班的班级群,两人成为了微信好友。两人虽然经常在微信上聊天互动,但一直没见过面。
“原来你就是‘风和日丽’。”“原来你是‘朱德厚’呀。”一见面,翁丽萍和朱德厚高兴地握了手。交谈后,两人惊讶地发现,他们居住的地方不过隔了一条街,课后,两人结伴回家。
朱德厚是微信班的老学员了,“只要有通知,我就来。”朱德厚说,一个人在家里鼓弄手机总会遇到很多不懂的东西,来到微信班,有老师指点一下,很快就懂了。
“我很多问题不懂,都向朱德厚请教。” 72岁的翁丽萍说,去年她刚开始接触微信,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现在已经可以在微信上与家人朋友无障碍聊天了。
好邻居结伴把课上
相互请教讨论解困惑
“我们今天早上一起走过来的。”陈秀萍说。陈秀萍和沈碧贞是邻居,陈秀萍先 名了老年微信班,好学的沈碧贞听说后,紧随其后。今年5月份,两人第一次正式上课,这回已经是第三次上课了。课堂上,陈秀萍和沈碧贞相互帮助,两人相互讨论,解决心中的困惑。
陈秀萍微信操作较为熟练。70岁的沈碧贞说,她比较晚学习微信,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平日里,她就常常向陈秀萍请教。沈碧贞还特意带了一本本子,老师每教一步,她就在本子上记录一步。
这回,老师还拓展学习内容,帮助学员们下载查询公交的软件,教学员们如何查询公交车实时情况。66岁的丁先生说,“我出行几乎都是靠公交车,新学的这个软件太实用,太方便了。”
微信班 名
基础班:5589999
提高班:厦门银龄“老有所学”栏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