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主要讲了CAPP在国内最初的起源、发展以及西北工业大学研发的第一代创成式CAPP(CAPP-CAOS),在90年代中期,随着微软window视窗的发布,CAD软件蓬勃兴起,国产CAD软件也是不断涌现,加上PC机成本的不断降低,我们国家提出了“甩钢笔、甩图纸”应用目标。
西北工业大学在“甩图表”的过程中,研发了基于纯数据库模式的CAPP,充分实现了工艺数字化,能将工艺数据传递到下游。实现了工艺内容、术语等的重复利用,使得工艺走向规范化。但这种模式不能实现所见即所得,给工艺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到2000年年底,完成开发并在沈飞、西飞公司成功应用,同时清华大学等高校也相继研发出了自己的第二代CAPP,一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代的CAPP即被称为所见即所得式的CAPP,解决了工艺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工艺设计效率和管理水平,是CAPP的标志性产品,也是国产CAPP最兴盛的时代。
图形版CAPP核心思想是处理工艺文件的快速编制问题,在工艺文件输出格式上解决了规范性和一致性的问题,对于二维图的集成有了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但是随着三维数模的出现后,如何基于三维模型进行工艺设计存在着天然的不足,也是后面三维工艺软件出现根本原因。
星天外软件—数字化工艺(CAPP)解决方案供应商
西工大CAPP的前世今生(一)
星云CAPP的结构化工艺
星天外软件—中国CAPP领域SaaS平台首倡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