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不主动转型的 络安全公司将消失——周鸿祎
最近,软件行业迎来大变动。
先是微软在华大规模扩招,后是360创始人周鸿祎发布内部公开信。
表面看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均共同指向了一个内容:数字化转型。
首先是微软,通过微软官方 站观察,本次微软扩招岗位方向多数为云计算、大数据以及AI人工智能等方面,而最新履职的微软中国区总裁袁欣曾服务于制造、高科技、金融、零售、电信等行业客户,对数字化转型、大数据、AI人工智能有深入研究。
相较于微软的默默转型,360的数字化进程则更为公开,360创始人周鸿祎在对内公开信中写到:“未来整个中国GDP都要建立在数字经济之上,不能数字化转型的公司很快会消失,不主动转型的 络安全公司亦会消失。”紧随其后,360政企集团更名为360数字安全集团,正式宣告360启动数字化转型。
何为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的专业定义为建立在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基础上,进一步触及公司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商业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简而言之便是在数字化基础上对资源、渠道等相关生产要素进行重新分类、整合。利用大数据算法分析、AI人工智能、产业互联 等技术对全产业链进行精准把控,从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组成部分,数据起到链接各生产环节的重要作用,当下的数据已不仅仅局限于互联 大数据,而是指基于物联 +互联 之上的各生产环节数据,众所周知,传统行业一直存在各层级、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问题,例如,生产系统与营销系统之间的数据堵点便会直接导致用户信息反馈的偏差与延迟,从而对整体产品及服务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故而,打通数据壁垒是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
数据互通之后,作为载体的云平台,其作用便显的极为突出。首先是存储问题,基于云平台之上的云存储技术具备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安全性、规范化和低成本等特征,通过分布式、虚拟化、智能配置等技术,在用户层面上实现海量、可弹性扩展、低成本、低能耗的共享存储资源。其次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云平台数据交换具备可信度高、可溯源性强等优势,避免数据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偏差等问题。最后是云计算技术加持,可轻松实现对计算资源、 络资源以及存储资源的精准化管理,其自身的空间与时间灵活属性,亦可真正实现数据的“按需分配”。
数字化转型的应用?
实际上,数字化转型并非始于当下。
以软件行业为例,从某种意义而言,贝内特等人于2000年提出的SaaS(软件即服务)概念便是数字化转型的雏形,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通过互联 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 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
诚如老周所言:“过去大型企业实现数字化的路径中小微企业跑不通,它们需要的是“拎包入住”式的SaaS服务。”据相关数据统计,自360于2022年上半年率先推出SaaS服务“360企业安全云”发力布局“SaaS”市场以来,仅半年多时间,包含中小微企业在内的用户已增至百万级别,市场潜力可谓非常巨大。
数字化转型形势迫在眉睫
数字化转型已到了不得不转的地步。
于下游用户而言,在当下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用户尤其是企业用户已无力承担高昂的软件服务相关费用,急需谋求问题替代解决之路,而基于数字化转型基础之上的软件云服务便成为了最佳选项。
于上游软件服务商而言,经济下行的压力经产业链层层传导,亦使其深受影响,多家软件公司2022年上半年均处于亏损状态,以行业头部软件公司浪潮为例,在浪潮发布的最新一期半年度财 中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2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285.16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947.32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367.02万元,上年同期亏损5097.28万元;除浪潮外,其他头部软件公司如金山、久其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亏损,在外部大环境无法预测背景下,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变商业模式便显得迫在眉睫。
结语:数字化转型是趋势亦是必然,或许真如老周所言,未能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最终一定会消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