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 辽宁新闻3月19日电 (沈殿成)在东北大学2020届毕业生软件行业专场 络双选会上,腾讯、百度、京东、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324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掀起了“抢人大战”,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毕业生倍受青睐,成为了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
从构建“互联 +金融”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到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一等奖,从举办首届日语VLOG大赛到召开CTF攻防交流沙龙……“十三五”时期,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打造多维一体的“大软件”本科专业建设体系,注重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历练,推动优秀人才迸发而出、成绩不断,为奋发“十四五”、谱写人才培养工作新辉煌奏响序章。
坚持价值引领,推动“大软件”专业建设理念深入人心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自建院之日起,便确立了“面向产业、行业需求,培养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创新型高级软件人才”的目标,在顶层设计过程中,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注重统筹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学院发展,不断优化专业发展环境,明确了建设互为支撑的“大软件”优势专业群、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工作思路。
学院紧贴产业需求,对接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对软件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遵循“产业逻辑”擘画专业人才培养蓝图。在“大软件”理念引领下,全院上下凝心聚力,扎实推进人才培养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现设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3个本科专业中,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进入参评学科的前10%,为提升学院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持固本维新,以最大的魄力和决心优化本科专业结构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石,软件学院以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 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立足校、院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精力办成事”。在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新机制的同时,主动进行学院本科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2019年申请撤销 络工程4年制本科专业,2020年申请撤销软件工程2年制二学位专业,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 会发展、行业发展相适应的软件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建立较为灵活的专业调整机制,控制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质量,允许优势专业适度超前发展,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坚持创新融合,打造突破专业藩篱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7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发展战略,软件学院积极响应,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特色发展为重点,提出了新工科新模式新理念,形成了“融合、创新、发展”的学院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对照新工科建设要求,修订完善“大数据”实验班、 络安全方向班等创新实验班培养方案,完成了面向产业技术发展和学生能力提升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升级,开设我校首个“院院结合、院企联合”的“互联 +金融”班,依托PBL教学研究项目改造传统课堂教学,大力推进“611”教学模式改革,创建“四位一体”的分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和“866”实训模式,实施创新创业计划、产学合作计划和国际联合培养计划。目前,学院获评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9项。
坚持追求卓越,推动本科专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软件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系列举措实施以来,实现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推进了学生素质、知识、能力全面提升,建设成果丰硕。学院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辽宁省百千万工程百人层次人才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 络安全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获评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十余门;现设专业先后被授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示范专业、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省级创新创业特色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等荣誉称 。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40%左右的毕业生到国际顶尖高校、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就业单位多为华为、IBM、Intel、Microsoft、字节跳动、今日头条、快手、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东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深耕数年,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展望未来,软件学院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瞄准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思政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以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实现建设世界“领跑”的高水平软件类专业做出新的业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