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又至。铺展2021年大连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宏阔画卷,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志愿服务为依托,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将中心(所站)阵地用起来、工作方式活起来、志愿活动做起来。在打造党建红色驿站、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等文明实践活动中展现高新区文明新风的别样风采。通过聚焦群众诉求,开展各类“菜单式”志愿服务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改善民风、文明健康、提升素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等志愿精神贯穿始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党建引领,打造 区“红色驿站”
“红色驿站”是思想宣传的阵地,也是服务群众的家园。全区共建立21个“红色驿站”,一方面突出党建引领,采取嵌入式、沉浸式方式将党建元素融入“红色驿站”建设,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主流价值、百年党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积极推动园区振兴发展和基层党建等工作;另一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结合实际提供便捷化、人性化、个性化等精准服务,积极发挥广大志愿者的作用,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如七贤岭街道黄浦 区文明实践站,充分调动462名在职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在职党员进 区活动,8名老中青党员志愿者深入楼院、家庭宣讲党史和解读全会精神;实践站组织走访困难党员20人,对 区41名高龄、患病、行动不便的党员采用4支志愿服务队伍入户送学、线上送学的方式进行服务;创城工作中组织志愿者更换宣传海 180余幅、清理垃圾60余吨;在普法宣传方面,举办讲座8次、发放防范电信诈骗传单6500余份,将防诈骗信息推送给25个居民微信群;组织志愿者慰问高龄老人,发放米、面、油各1200公斤;护士节为7户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发放牛奶、鸡蛋等慰问品14件。全区的“红色驿站”像黄浦 区文明实践站一样,努力做到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
活动引领,打造 区文化品牌
高新区把文明实践站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石,精神赓续的原乡。高新区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在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认真收听收看“七一”大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等重要直播节目;打造全区亮化工程,在凌水湾南海中心、黄浦路、凌水路、大连软件园、腾飞软件园、高新区管委会等区域启动光影秀工程,点亮城市夜空,喜迎党的百年华诞;制作《而今迈步从头越 厚积薄发新征程》高新区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建专题片,《光影辉映百年路 高新华灯映初心》大连高新区庆祝建党100周年光影秀,在央视和大连电视台播出;举办具有园区特色的“百千万”庆祝活动,组织党员群众观看爱党爱国爱 会主义影视片116场次,观影人数15600多人;开展“颂党恩、谋振兴、促发展”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2478篇;全区1.2万余名党员于“七一”前夕开展“万名党员向党旗宣誓”活动;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听党话跟党走,征集“一句话献给党”活动,共征集3万余条;开展“红色图书送基层”活动,为全区基层职工书屋送出价值12.5万元的红色经典书籍;征集“从家史看党史”照片500余张、“我的亲人是党员”征文作品300余篇,其中3篇在《大连日 》“百姓讲党的故事”专栏刊发;打造公共舆宣工程,新建92处庆祝建党100周年公益广告和宣传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景观小品,分布在广场、主干路和街道 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周边。
典型引领,打造 区文明实践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主阵地和主平台,每周六的上午8:30—11:30是常态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时段。高新区采取群众点单—所站接单— 民评单的服务模式,由区文明实践中心协调各所站接单,在涉及环境卫生清理、垃圾分类、疫情防控、文明交通、绿色环保、法制宣传、扶贫帮困、关爱孤寡老人、关爱农民工子女、文明城区创建等20多项工作中开展常态化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2021年,全区累计开展周六志愿服务日42个,微信平台展示各所站学雷锋志愿服务图片场景12000多张,“文明在高新”官方微博总阅读量居全国区市县第7名。据统计,近年来全区被评选为市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组织4个、优秀项目5个、优秀 区6个、学雷锋优秀志愿者3人、大连好人11人;获评辽宁好人3人、中国好人1人。此外,共有521名志愿者在不同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所站获取较高积分,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市民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文、图/ 郭瑞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