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勇:16年的“老造”是怎样修炼而成的

品茗·代言人

许勇,一个扎根建筑业16年的“老造”,品茗软件的个人标杆用户之一。今年9月,我们邀请到许工在品茗湖北办公地,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

期间,许工与我们聊到了他从施工转型做造价咨询的心路历程;聊到了他对建筑行业未来的预期;聊到了他对目前湖北市场现状的一些看法……

1、我干这行,16年了

有一天北京这公司就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他们公司,我觉得这个行业挺不错就加入了他们,开始做造价咨询。

茗小妹:许工,您是什么时候进入咱们工程造价行业的?

许勇(以下称“许工”):我是2007年,开始做造价的。现在算起来,11年了。07年之前,我做施工。准确说来,在建筑领域有16年了。

茗小妹:那您泡在建筑领域的池子里,应该是有老坛酸菜的味道了~

许工:哈哈,一直在这个领域,从未离开过。

茗小妹:是什么促使您从施工转造价咨询的?

许工:是有一个机会。当年汉正街整治,市场改造,我就在施工现场。北京有个造价咨询企业也在现场。我平时和他们交流挺多的,也就大概了解了造价咨询。有一天北京这公司就问我有没有兴趣加入他们公司,我觉得这个行业挺不错,在汉正街改造项目结束后,我就加入了他们,开始做造价咨询。

茗小妹:那作为建筑领域和造价咨询里的老坛酸菜,您觉得这个行业有什么变化?

许工:我觉得变化挺大。我还记得,我在北京的那家公司,接了一个全过程跟踪咨询的项目,是某个学校的新校园建设,项目很大。那时候,我们除了土建可以稍微依赖电脑算,其他都是手算。而且土建算量那会儿也不像现在这么便捷,几乎是半自动半手动。现在好多了,安装、市政基本都能用软件算了。你们的安装算量软件把图纸直接导入进去,软件自动识别,效率高了很多。

茗小妹:现在咱们造价咨询行业已经步入电算2.0时代了。

许工:对啊,如果现在还用手算,在我看来,那个麻烦程度简直不敢想象,哈哈~

茗小妹:做安装的,现在应该还是有手算的。

许工:纯手算的应该不多了,有也只是老前辈吧。大部分还是电算的。纯手算如果不是老前辈,那还真是要算很久。做一个工程的时间,人家用电算的可以做好多个工程了。

2、沟通,是一门学问

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也会让自己的交流方式和层次都会更宽更广,对自己是很好的提升。

茗小妹:进入造价咨询行业后,您做的第一个工程是怎么样的?

许工:就是前面说的新校区建设的项目。我当时在沈阳,做的是沈阳工业大学的项目。这个学校当时是要在开发区,建一个全新的校园。在这之前,我是搞施工的,只需要专注把项目上的一块做好就行。当我看到这个校园建设项目的现场,只能望场兴叹“好大啊!”做全过程跟踪咨询,那是要管理整个项目啊,跟以前做施工完全不同。

茗小妹:做这个项目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或印象?

许工:那时,初转咨询,工作方式、方法和之前完全不一样。是从点到面的转变。校园建筑,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造型,比如图书馆、体育馆,和我之前做施工时看到的也有不同。

此外,交流的对象也不同。做施工时,跟工人打交道;做咨询后,跟各方都要打交道。做这个校园项目时,跟学校老师打交道也比较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也会让自己的交流方式和层次都会更宽更广,对自己是很好的提升。

茗小妹:跟老师们打交道?交流行业还是项目?

许工:都有。虽然老师们不会参与到项目的跟踪执行中来,但他们都是很有想法的人。和我们站的角度不同,对于项目的理解也不同。其实我当时最头疼的是项目汇 。他们有时候会问一些刁钻的问题,但是我又不好回答,他们就会觉得你这项目做的有问题。很无奈。

茗小妹:这种感觉,我懂。哈哈~

许工:这些老师,虽然不做实际项目,但对于行业的思考和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他们跳出了专业本身,会以一个更高的层面来去看这个领域。在这样的沟通交流中,也让我学到了一些东西,对我自己来说很有帮助。

茗小妹:跟您交流,觉得您是个善谈的人。

许工:做我们这行,要和各种各样,还有不同国籍的人打交道,不善谈不行。我还记得当时有个客运枢纽的项目,请了中国的和韩国的团队。韩国的团队是全球500强企业,SK集团。他们的项目负责人是个韩国人。我们在项目并标时,有过很多交流。讨论并标时,他也提出了很多方案,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不过,虽然他在中国待了很长时间,但他还是要带翻译来跟我们交流,哈哈~

茗小妹:觉得韩国人做事怎么样?

许工:虽然韩国那个负责人中国话不利索,但办事方式还是很利索、很认真的。他们做事,不像我们这么圆滑,我当时还想,这种人是怎么干到500强的。但和他们接触多了,你会发现,他们所坚持的自己的那套原则,其实是很对的。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问题,其实对个人来说,无论是能力、认识还是经验,都会有提升。

茗小妹:现在看来,您还是挺享受这个转型的过程的。

许工:初转型时,肯定是不适应的。转型后就接了这么大的项目,起点很高。但我之前做过施工,有个优势,我对现场的工艺和设备很熟悉,这在施工现场,别人很难忽悠到我。当时缺就缺在不懂计价和汇 。特别是汇 很头疼。要考虑怎么把专业的讲得通俗,让领导立刻就能明白,不能让老板做判断题,得让他做选择题。当时,在汇 上,我每次都心里没底。

茗小妹:我们所有的转变,从不适应到得心应手,都是有个过程的,您看您现在回忆起那段时光,不也是风轻云淡笑呵呵嘛。

许工:嗯,是的哈。说实话,造价咨询不像建筑领域的其他行业,这其实是一个信任关系建立的过程。如果客户不信任我们,我们的工作就很难往下开展。特别是当客户有质疑的时候,你若没有一个很充足的理由进行回驳,那你跟客户之间基本就game over了,这就是个失败的造价咨询工作。刚转型那会儿,每一天对我都是煎熬。后来磨合了几个月,就找到了工作方法。汇 不就讲究个策略嘛。先把问题理清,然后做出ABCD四个选项,给领导汇 时,讲清楚每个选项的利弊,然后让他决定用哪个选项。这样一来,领导就会觉得,哎呦,这老兄不错。如此,就会越做越有信心。现在想想,前面的所有不适应,对现在的我,都是一笔收益。

茗小妹:感谢我们曾经的煎熬与不适应,哈哈~

许工:感谢曾经。

3、我也是有靠山的

他说:“不要紧,实在不行,你对账时,我跟你一起去!”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觉得无论如何,我还有个后盾。

茗小妹:后来您是因为什么,回湖北了呢?

许工:因为家庭。在北京工作了几年,直到儿子快出生,就回湖北了。我是2010年回的湖北。然后在一家咨询公司做了8年,今年年初,我就出来了。虽然出来了,说实话,这么多年的想扶相持,感情很深,也很感激老东家。

茗小妹:我在品茗也4年了,哈哈~那许工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品茗软件的?

许工:2017年底知道的品茗。当时我在参加协会的一个会议,你们公司的肖杨在会场做宣传,然后留了肖杨一张名片。到今年三月,肖杨给我打了个电话,挺有诚意,我就让她过来我们公司聊一下,然后试用了一下,大家都觉得不错。特别是图纸识别处理,效果和效率都确实很好。于是我们公司就买了开始用。

茗小妹:您自己用的感觉怎么样?

许工:因为之前了解你们软件好用,我从咨询公司出来后自己做项目,就一直在研究学习品茗的算量软件了。品茗的软件真的挺不错的,上手很快。这样我从管理再到自己做项目,用软件做工程,这个过程我就适应很快。我之前有个项目比较急,要做结算。虽然我对结算很了解,但用软件算量还是有点没底,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我就背了个电脑,来你们这里找张工(品茗武汉技术工程师:张文涛),系统学习了三次,加上我自己琢磨,还有中间对张工的不断骚扰,很快就掌握了。

茗小妹:张工以前也做过施工,您觉得他咋样?

许工:服务真的好!我一直记得在当时做这个工程时,他跟我说的一句话,他说:“不要紧,实在不行,你对账时,我跟你一起去!”他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觉得无论如何,我还有个后盾、靠山,哈哈哈~

茗小妹:张工是个让人觉得很放心的伙伴。

许工:对对对。不过当时对账急,张工也忙,我心想反正是要面对的,就自己过去了,没约张工。去了后发现,对账效果还可以,心里的石头就落了地。

茗小妹:有张工,用品茗,绝对放心~

许工:其实说实话,品茗软件,我能从不了解到熟练,多亏了张工。张工一步一步跟我讲解,真是有耐心。而且项目审计比较急,心里有些发慌的,担心不能准时完成,担心质量。但最终的效果不错,真是感谢张工。

茗小妹:现在品茗软件都熟了吧?

许工:目前,感觉自己用的还可以。可能某些局部细节还需要做实际项目来进行逐步提高。现在不管是什么房子,框架我都能画起来,只是细节处理上还需要改进,下一个项目时,我肯定做的更好。听了一次品茗的安装算量培训,回去练了一下,上手更快。品茗安装算量和土建算量,有一些提取思路是差不多的。

茗小妹:业务范围可以拓展了,哈哈哈~~

许工:说到这个,跟你讲个笑话。在听你们安装算量培训前,有个安装的项目,十几万方的住宅项目,找到了我。一问,还是单价合同,那就相当于,项目我要全部重新算。对方说是的。那会儿我还没用过品茗安装算量软件,也不知道能做到什么程度,心里没底,就推掉了。但后来听了张工的培训,当下就后悔,不该推掉那个项目。日后要是再有这样的项目,我肯定放开了做。

4、这趟车,我追定了

未来的趋势,那些我们没见过的,不代表并不存在。

茗小妹:现在都是自己在做项目咯?

许工:是的。现在还是在造价咨询这个行业,自己具体做些项目。

茗小妹:现在应该工作的自由度更高了,私人时间也会比较多了吧,平时都有哪些娱乐?

许工:以前上班时,就是公司每年组织的旅游。现在时间相对多一些了,更多的就是陪家人。其实我现在属于一个转型期,自己要适应、要补充的东西也很多。

茗小妹:现在对于您来说,心态和做事方式和前面的8年又不一样了。

许工:再次转型,这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改变自己,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看起来是你抛弃了某些东西,但其实也是某些东西在抛弃你。有句话不是说的好嘛,时代抛弃你的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茗小妹:是的。现在我们很多客户公司都在布局BIM,但目前湖北这边能把BIM应用起来的公司好像不多。

许工:大家现在还处于摸索BIM的阶段。BIM这个风口离我们都很近了,就看谁能忽然打通任督二脉,抓住这个风口了。我个人也是对BIM感兴趣的,包括学习品茗的软件,里面有BIM化的功能,也是希望能赶上这趟车,后面的路走起来能更宽阔,虎虎生风的那种。

茗小妹:您觉得这个行业未来可能会成为什么样?

许工:第一个可能是,未来对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会更高,算量,不再是你整日的唯一工作。等到BIM真正落地的时候,很多工作会回到各个环节重置阶段。而我们要做的是,在不同的阶段把前期的工作做好。比如,我们做造价咨询的,在设计阶段,你需要以造价的视角来参与到BIM的整个过程中去,那这样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就会很高。第二个可能是,大量的算量工作不再被需要。BIM成型落地后,人的工作量基本就定下来了。施工和结算阶段,只需要做一些局部调整和变更即可。可以遇见的是,未来我们不会拿着图纸讨论了,而是拿着电脑、iPad、手机,相互看一下模型,手机扫一扫,看一看数据。

此外,PC构件目前需求不大,但以后也会成为一个趋势。这对施工现场的要求会更高。以后施工现场就不需要那么多工人打混凝土了,扎钢筋的工人可能会变成产业工人。我们之前在新洲区考察,现场扎钢筋不是人工作业,而是用德国的电焊机器进行绑扎。全程机械化,独自进行大批量操作。这也是未来的趋势。那些我们没见过的,不代表并不存在。

茗小妹:这应该也叫智慧工地吧,AI人工智能会逐步替代人工。之前看过一个 告,说的未来人工智能会代替哪些职业,服务员,银行柜台员,厨师等等,都一一在列。那像我们这个行业,您觉得在未来,AI会代替哪些工种或哪一部分人?

许工:我觉得在我们这个行业,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部分安装工人,以及一些人工基础操作。比如:塔吊、升降机。未来有可能在施工现场,你是看不到人的,唯一能看到人的地方,是在电脑屏幕前面的管理人员。哈哈哈~这个场面冲击力就很大了。我们如果不想被AI淘汰,就只能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操控AI的人。

茗小妹:是的。其实建筑业,我们目前看到的,它还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但它也是最有能力走在技术前沿的行业。可能人工智能AI对于我们现在每个个人来说,还为时尚早,觉得影响不了自己什么,更多人还是愿意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其实我们软件公司作为这个行业的技术力量,我们有责任做点事情把这个行业往前推一把。您觉得我们还能做哪些呢?

许工:软件公司也是产业链上面的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有了你们,解放了手工,让造价行业进入了2.0时代。你们做技术研究的,其实最要紧的是掌握核心科技,让自己保有竞争优势的同时,给我们用户创造更多定制化的价值。

5、要考虑用户要什么

我相信你们在迭代产品的同时,把定制化服务做到最优,两三年后,你们会做的很大。

茗小妹:许工您用品茗软件这段时间,觉得我们的产品好在哪里呢?

许工:品茗的服务特别好,一对一定制化。这样的服务方式,让我觉得心里很有底。另外,你们也让我觉得,我的背后也是有人的,有一个专业的团队给我做靠山的。我就算弄不好,我还有人!你们用这样的方法打消了我的顾虑,让我觉得你们很放心。

茗小妹:您觉得我们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许工:其实你们的活动还有培训,我都会参加。一个是我要学习,跟上趋势;二是以我个人微薄力量支持你们。现在这个市场,我们心里都明白,市场垄断,已经僵化。这对用户并不是好事。这个市场需要品茗这样的公司,来投一个大陨石,激活市场,形成良性循环。这样软件公司都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用户也有了自由选择权。我们买几千块的手机、电脑都会货比三家,那买好几千甚至几十万的软件,为什么不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呢?

茗小妹:感谢您的支持!那站在您个人的角度,您对我们品茗有什么建议吗?

许工:我想假以时日,你们会做得更好。现在软件基本已经同质化,主要看服务。把定制化服务做的更专业,效果会更好。目前来看,武汉市场你们才刚进来,市场比较困难。我相信你们在迭代产品的同时,把定制化服务做到最优,两三年后,你们会做的很大。

我们做造价咨询,其实也是做服务。最开始就是一招吃掉所有问题,现在就不管用了。比如政府投资项目,这一招很对他的路子,但换到房地产这一招就不行了,得换招,换针对甲方的招。这就是服务个性化、定制化。做的更细的,可以把政府投资细分,做定制化服务;把甲方细分,针对性服务。这个圈子就这么大,口碑好了,名声就出来了,你们的市场也会跟着打开。希望品茗越来越好!

-end-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1月25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