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免费变恶意扣费,App监管要费点心了

近日,据媒体调查,在苹果应用商店内有一些工具类App暗藏消费陷阱:提供几天免费试用,并以此诱导消费者购买,但后续收费则贵得离谱;免费试用后自动高价续费;想要退订必须要在指定时间,而且只能在苹果系统内设置,不能在App内操作;甚至即便卸载App,收费仍然可以在后台进行。

先试后买,是一种很常见的体验营销。只要做到知情同意,本来无可非议。

此事引发众怒之处在于:一些App开发者不遵守契约,不声不响地把消费者的钱包给掏了。我国《 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 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5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

然而,当潜在的违法收益高于违法成本,很多App还是会选择铤而走险——利用程序设计上的优势,故意以格式条款的方式隐藏关键信息,通过静默方式扣费,设置重重障碍,提高“退坑”门槛。从 道上看,面对App开发者如此“专业”的刁难,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再强也招架不住。维权成本高、取证难等现实问题,也让他们望而却步,加上续费的金额不多,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市场经济的本质,既是法治经济,也是诚信经济。App开发者想要消费者心甘情愿地续费,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弃钓鱼扣费的“执念”,让人把钱花得踏踏实实、明明白白。

南方评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10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