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无线 络使得5G演进“如虎添翼”

我们曾经初步讨论过软件定义光 络的相关问题;基于同样的思考,5G时代背景下,软件定义光 络将有哪些发展优势,又将面临哪些挑战呢?

实际上,软件定义 络(Soft defined network,SDN)实现后,无论是针对光 络(Optical network)还是无线 络(Wireless network),相应的软件可将“指挥控制”功能从传统的数据传输层剥离出来,并开放涉及到的 络设备可编程端口,实现有线或者无线终端的接入通信。

毫无任何悬念,上述过程提升了通信 络的操控性和灵活度。如果软件定义 络(SDN)的过程与5G无线 络融合后,将形成5G系统支持的软件定义无线 络(Soft defined wireless network,SDWN)。

5G时代背景下,软件定义无线 络(SDWN)和软件定义 络(Soft defined network,SDN)的主要区别是:1. 络终端管控对象主要是移动终端;2.信 传输链路主要通过无线空口搭建(注意这里写了“主要”两个字,原因是支持5G系统的毫米波通信过程不能回避光纤传输);3.需要结合无线空口和有线传输的综合特性,优化调度全 资源。

上面这些区别,既是软件定义无线 络(SDWN)的“天生”特点,也体现了它作为新技术的自有优势。

需要补充的是:软件定义无线 络(SDWN)的过程支持 络抽象映射功能,并提供开放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从而可以保障用户业务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可升级特性。甚至,一个用户移动终端可同时连接多个5G异构无线 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5G异构无线 络的互连互通。

下面这张图,部分反映了5G时代,软件定义无线 络(SDWN)实现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机遇和挑战。

最后,还得补充一句我说过的老话:以上只是个人浅见,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供大家斟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19年6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