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基础软件雄起,“卡脖子”将成为过去式

近年来,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突如其来的疫情催化,各行各业对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强大的IT基础设施,更离不开基础软件的支持。

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国内基础软件95%以上的市场份额仍被国外商用或开源软件所占据。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所说的,我国信息产业的创新主要强在应用层,而核心的基础软硬件相对薄弱。

没了基础软件的支撑,应用软件便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好在,从国家到软件行业,都意识到了基础软件发展存在的瓶颈,也一直在努力寻求突破的“窗口”。

一方面,国家通过战略部署、政策牵引、资金补助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提升基础软件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时间,并在“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强化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及相关配套政策,在推动技术软件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的同时,强调基础技术与生态要向下扎根、做牢基础,为高质量的组织信息发展起到长期稳定的支持作用。

另一方面,许多科技企业也开始在基础软件行业发力。从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竞争力 告及百强企业》,就可以看出,百强企业在着力夯实产业基础,聚焦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中间件及各类应用软件的集成、适配、优化的同时,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为牵引,不断加快发展平台软件,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进下,我国基础软件行业正迎来崭新的黄金时代。

洞察到这一切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多次表示,国家加速推动5G、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云计算、基础软件作为数字基建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迎来了加速发展的利好。

最具代表性的是鸿蒙系统,现已成为继安卓、IOS的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欧拉(openEuler)、openGauss等新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也都是国内基础软件的代表。

当然,华为这样的国内顶尖科技企业取得这样的成就,虽然令人骄傲,但也在意料之中。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家小而美的企业,竟然用自己的努力在世界范围内填补了全自动可视化编程的空白。

飞算发布的飞算SoFlu,作为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以可视化方式替代传统的敲代码编程,用户只要输入流程图,平台就能完成自动开发、自动测试和自动运维。因为其操作简单,SaaS订阅模式对硬件要求低,很快受到众多企业的关注。发布至今,已帮助上百家企业、机构完成数字化转型。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家国有企业在开发一个涵盖商品推荐、下单、客服、秒杀等众多单元的电商平台时,组建了一个数十人的研发团队花费了一年左右,上线后却在功能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问题不断,更重要的是,无法在短期内修复上述问题。

用了飞算SoFlu之后,该企业仅投入五、六位研发人员45天就完成了开发。测试过程表明,平台的稳定性过关,且该电商平台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独立部署到任何平台。所有数据企业均可自行存储,同时平台本身的安全规范,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主要是因为飞算Soflu应用可视化开发、平台组件和平台管理三大核心技术,解决了传统软件工程生命周期中的151个问题点,形成10大自动化流水线,使项目开发成本降低80%,效率提升超10倍,做到“十人可抵百人用”,让小团队也能轻松开发大项目。

此外,自动测试平台可以在开发完成后自动生成测试用例并完成软件测试,让一个人完成开发测试全流程。

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新型科技企业,飞算掌握了软件工程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客户应用场景,关注企业实际需求,切实解决企业在软件工程上高成本、低效率的痛点,坚持自主创新。飞算SoFlu代表的不仅仅是飞算的成就,由此也能看到国产基础软件发展的希望。

依照现在数字 会的发展速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数华为、飞算这样的科技公司投身基础软件开发,中国基础软件行业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井喷时期,就如应用软件一样,跻身世界前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