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哪里仅是用来读的?它们更是用来聊的!古诗不缺青春与快乐

一下子重新引燃我对那帮古代文人墨客的热爱的,是一档诗歌节目。当然,节目是不错,但最主要的是,它成了一根引信,让我燃到了古诗文和古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那天吃完早饭,妻子给孩子看“经典咏流传”节目里古诗词的流行风格演唱,于是凑过去一块儿看,顿时心有所动,浮想联翩。

1 选择与取舍

想起在自己早些年的时候,一直觉得中国古代文化很牛,煌煌几千年的国粹,有几个国家堪比?

后来,思维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也不觉得对国人来说,中国古代文化有多么的必不可少。全球化了嘛,多少人对古代文化无所知也过得蛮好,况且我们人类总要向前看的,要学习新东西的。那些古文糟粕一大堆,那些古诗词也太古老了,稍微知道一下怎么回事就完事了。

现在却觉得,前面的两种想法都肤浅。文化不是让人来吹的,牛不牛不是重点。人的思维变化很正常,人要向前看,时时学习新东西也是理所应当。但是无论新旧,其间都会有良莠不齐,都会有优劣杂陈,重要的依然是选择与取舍。

就如同我们对朋友的选择与取舍。

2 古诗不古

我觉得中国古文化里面的东西,除了它的载体——古文有点老,它里面的内容一点都不老。

里面有春花秋月,爱恨情仇;有勾心斗角,落井下石;有大爱大恸,惊心溅泪;有云淡风轻,汩汩清流……古人也曾上天入地,执拗追求;也曾千帆竞发,气势恢宏;也曾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繁华之处,玉树银花;血战之后,累累白骨。

这里有阴鸷的笑容,低头的温柔;有长安十里花尽开,有破窑寒风袭进来;有抚遍雕栏红翠倚,有蹭蹬失意悲歌鸣……这里的人或英姿勃发,或猥琐不堪,或大起大落,或谨小慎微,或千金散尽,或贫寒度日。

这些人或躺在地里,尚剩余骨,或早已灰飞烟灭,重入自然。他们是我们的祖辈。

而他们的追求,他们的遭遇,我们还在继续。

那里面的一首首诗词,是情歌,是战书,是仰天长啸,是痛苦呻吟,是彷徨不定,是砥砺前行。这些情感,和现代的情感,唯一的不同之处,是它们具有一个“公元前”或“公元后”的时间标签。而其它,一样。

这些诗文里面,有所有的消沉与励志,有所有的恐惧与热血,有一切你可以寻到的现代人的情感。

从历史的门缝里看去,他(她)们也在热切的看着未来的我们。他(她)们并不都是垂垂老人,他(她)们拥有人生各阶段的喜怒哀乐。

那里有金榜题名,贬谪蛮荒;有美人绝世,书生多情;有汲汲功名,退隐河山;有庙堂之博弈,江湖之厮杀;有官场得意,市井繁华;有千里白骨,饥苦哀嚎;有深山烧炭得一绸,有浔阳江头沦落人。

一切的哀与苦,笑与乐,功与名,尘与土,与现代各阶层的所欲所求,都是一样一样的啊。我们和他(她)们其实是有很多共鸣的。

3 与古人聊天

要不要和他(她)们聊聊呢?对,我说的是聊天,交流。因为我们有太多的共同话题。

看古诗文,了解古文化,本质上应该是交流。如同我们在Meetup软件上寻找志同道合的group去交流。我们碰到喜欢的人或事的时候,都会去热切的交流;反之,离开。古人与今人,对我们的吸引程度,可能无关他(她)们的年龄与朝代,只关他(她)们的自身特质,他(她)们的性格,他(她)们的才情,他(她)们的选择,他(她)们的魅力。

说起来,现在都Globalization了,都地球村了,还需要读古诗文吗?要的。因为我们不仅要和不同地方的人交流,我们也要和古人交流。

有一个人,理财观念一点都没有, “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把钱都挥霍光了,却还说“千金散尽还复来”。在京城,玄宗给他擦口水,贵妃给他捧砚台,高公公给他脱靴,结交了一帮皇亲国戚后,最后还是待不下这个圈子,走了。真是不懂混圈子。这些可能是缺点,要改。但这些都不影响我对他的喜欢。

李白都比大家年纪大吧?哦,不,其实,很可能,说不定,我们都比李白兄弟大。我们很多人,少年老成,早已青春不再。但在李白身上就有这么一种气质,这种气质叫做青春,叫做年少轻狂,叫做率性,叫做侠义。我们终于知道,为什么李白的微信朋友圈中,正邪两道,三教九流都有了。有这样一个朋友,有时交流一下,不亦乐乎?

有一个人,大起大落,宠辱不惊,几次启用,几次贬谪,晚年索性被发配到海南儋州去了。然而,他的诗文却纵横恣肆,清新豪健。他提笔写“大江东去”、“樯橹灰飞烟灭”,写“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豪放处,翻滚起伏的历史大浪,在他心中只是涟漪,只因他的人生坐标时间轴纵横千年,对所有历史惊变已经淡然处之;婉约处,小儿女情状毕现,令人动容,令人无法不去怀念那个王弗。

那年苏轼十九,王弗十六,如花美眷,却架不住似水流年。十年后,王弗香消玉殒。什么叫“十年生死两茫茫”?什么叫“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我忽然想到了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我想,写歌要怎样写才能写得更有意蕴,才能更打动人心?这个,得要问问苏轼,通过作品,去和他交流。

我们如果云游大宋王朝,与苏轼神交,必会感叹于他的绚烂,他的淡然。我们惊叹的不仅是苏轼的诗文成就,更是他的人生态度。那种豁达,那种淡定,是一生的财富。在很多领域,我确信,心态重于技法。“体”大于“术”。

苏轼若无强大的内心,必无法写出那些至情至性的诗文,更无法享受他多变的一生。林语堂称苏轼为“The Gay Genius”(快乐的天才)。是的,人生就是要找乐子。怎么找乐子?多跟这个懂得快乐的天才交流,想来必有收获。

还有王维,阮籍,曹雪芹,李清照,刘禹锡等等。其实我读得很少,接触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一小部分作品。不谈文学代表性,不谈文学意义,我只谈交流。

其实古人过去做过的很多事,现在仍然有人做;现代人做的很多事情,古人早就做过。那些古代的牛人有一些什么样的思维特质,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从容,更加多彩,更有味道?他们的三观,他们的应对,他们的智慧,值得我们现代人跟他们多交流,多学习。

4 交流同乐,古今不变

不要觉得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人就一定比古人不知要高出多少。在很多方面高是肯定的,比如科技,比如经济,比如生活水平等等。这些都让我们庆幸生活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是在一个方面,古今并无丝毫变化。那就是人性。

与人交流,增加让彼此更加快乐的元素,洞悉所有能让自己更happy的心态,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快乐的坐标系里,映照自身的劣势与优点,获取力量,且歌且行,这正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本目的。这一点,古今不变。若某个古人知道你与他(她)三观相近,精神契合,心有灵犀,他(她)必欣然,你必欣然。

所以,不断前行,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meet up新伙伴的同时,我们回头而望,看到那几个在历史长空中或峨冠长袍,或长裙飘飘的帅哥美女,可以说一声:“Hello,我们聊聊吧,OK?”

人们在代代无穷已的春江花月夜,去迎所有人都喜欢的春暖花开时。那边厢,古人笑语盈盈暗香去;这边厢,我们于滚滚时空中走向未来。

挺喜欢这样。

我是酔余堂主人,读书写文,温暖向上。欢迎【关注】。如果你喜欢,欢迎转发,点赞,收藏,让更多爱美的人一起分享!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7月11日
下一篇 2019年7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