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不知道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这本书里寻找答案

欢迎来到如意芳霏读书分享,与您分享一本好书,见证每天一点点的成长。我是如意芳霏,今天我将继续为您分享吴峥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

熟悉了金字塔原理以后,在写一些不太复杂的工作文章时,使用“背景—冲突—疑问”建立问答对话,引出你的解决方案。但是如果需要写篇幅长的复杂文章,例如项目规划、研究 告,难度可就不同了。

首先你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收集材料,还得将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观点分类和归纳。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完成这些工作:分析材料、界定问题、得出解决方案、分享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界定问题,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显得尤为 重要。今天我就从《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中的三个要点去讲讲,一个是怎样界定问题,一个是如何分析问题。 一个是制定解决方案。

一、界定问题

我先来讲讲第一个要点:怎样界定问题。

界定问题是个复杂的过程,导致一个现状的因素往往错综复杂,甚至存在迷惑成分,一旦界定错误,就会误入歧途,给出效果堪忧的解决方案。

界定问题之前,首先要确定问题确实存在。判断方法并不复杂,如果经过一番努力达到的结果,和预期的结果并不相符—通常是低于预期,那么就可以说结果和预期之间存在问题。

这种找出问题、界定问题的方法叫作连续分析,适用于以下几类具有逻辑顺序的问题:

第一,是否存在或是否可能存在问题/机会?

第二,问题/机会在哪里? 这两个问题是为了界定问题。

第三,为什么存在问题?这个提问是为了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

第四,我们可以做什么?第五,我们应该做什么? 这两个提问是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后体现在文章里,第一、第二个提问的答案将形成序言,第三、第四、第五个提问的答案将构成金字塔结构的思想和论点。

总之,建立界定问题的框架,是找出解决方案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构建金字塔结构、向他人展示解决方案的第一步。

界定问题的框架还可以帮助你分析和修改文章。

如果你想审查文章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否恰当,可以这样操作:首先展开你的问题,如果问题存在多个层次就分别展开;查看你的解决方案对应哪个层次,是刚提出问题的层次还是已经被接受了的层次;接下来查看序言有没有体现出界定的问题;最后检查你的金字塔结构有没有给出问题的答案。

二、分析问题

接下来我来讲讲第二个要点:如何分析问题。

界定问题以后,紧接着就要开始分析问题了。你可以使用这样的步骤来分析问题: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到结论、给出方案。

要想高效地找到结论和方案,就得事先收集充足的信息,分析出有用的发现。

有不少人会在收集信息的阶段走弯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管是否有用,全都收集过来,于是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要想有针对性地、高效地收集信息,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诊断框架正是为这种情况准备的。

先对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再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它的步骤是这样的:先提出一些假设;根据这些假设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来排除错误的假设;得出实验结论;根据结论提出解决方案。

三、制作解决方案

最后我来讲讲,制定解决方案

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和他人交流、磋商,如果你需要向他人解释发现了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拿诊断框架做说明工具。无论是解释现实问题还是概念问题,诊断框架都十分便捷。

在初次使用诊断框架时,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怎么确定建立哪种诊断框架?应该详细分析整个框架还是深入研究其中的一部分即可?要解答这些疑惑,需要我们对要解决的问题的领域有足够的了解。

在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逻辑树。逻辑树,也可以叫作问题树、演绎树、分解树,是一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解决问题的工具。

常用的逻辑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议题树、假设树、是否树。这三种逻辑树可以满足我们解决绝大多数问题的需求。

议题树需要先指出一个主要问题,然后把这个问题进行拆分,形成一组和它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子议题。

使用假设树的时候,要先假设出一种解决方案,再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进行验证。这就要求一开始提出的假设必须合乎情理,并且自己掌握的信息足以完成验证工作。

是否树是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的模式,只需要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是否判断即可。使用是否树的前提是,在进行分析之前,已经具有若干标准方案,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直接使用对应的方案即可;如果答案为“否”,就展开新一轮判断分析。

无论是界定问题,还是解决的问题,把产生问题的原因揪出来,最后得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都是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是为了减少了很多组织思想、组织沟通语言的工作,这几种方法所采用的结构和金字塔结构是相通的,可以很容易地形成具有金字塔结构的文章。

好了,我再总结下今天的三个要点:怎样界定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了解了这些内容,相信你能够轻松利用金字塔结构构建出完美的文章和工作 告。

本书的内容就全部分享完了。这里是如意芳霏读书分享,谢谢您 的观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