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疫情刚解封的时候组装了一台主机,使用了微星B450M Mortar MAX主板和AMD R5-3600 处理器的搭配,固态硬盘配的是一块便宜的国产固态。当时就有朋友说这块固态会有掉速的现象巴拉巴拉的,我原本也没往心里去,直到前阵子出现了几次电脑开机后,系统运行卡顿不流畅,必须重启后才能恢复,非常影响使用体验。
挑选固态的过程就不细说了,最后入手了铠侠(原东芝存储器)EXCERIA Plus G2 SSD。新版RD20在老版本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最为突出得就是将500G读写速度提升到了3400MB/s和3200MB/s,与1T、2T版本保持一致。考虑到主要用来安装操作系统和部分常用软件,另有机械硬盘存放数据,所以选择了性价比最高得500G的版本。
铠侠EXCERIA Plus G2 的外包装很简洁,正面主要是产品渲染图,品牌Logo、产品型 和容量信息分布在四周,没有太多繁复信息。
背面信息稍微多一点,固态规格是M.2 2280,支持PCIe Gen 3×4(NVMe 1.3)协议,采用BiCS 3D FLASH 颗粒,并且铠侠为这块固态提供5年质保。
附件的几张纸基本没什么用,没有附赠安装螺丝稍显遗憾,但是我主板的附件螺丝没有丢,可以顺利安装。
铠侠EXCERIA Plus G2 固态硬盘正面是一张印制了Logo和型 的贴纸,贴纸下有四颗存储颗粒。
固态硬盘背面也是贴纸和覆盖下的四颗存储颗粒,从整体外观来看,固态硬盘的做工是比较精细的。
M.2 SSD安装比普通SSD更简单省事,直接将固态硬盘插在支持PCIe Gen 3×4(NVMe 1.3)协议的插槽位置,然后拧上螺丝就可以了,省去了供电线和数据线,简洁清爽。微星 B450M MORTAR MAX 主板的两个M.2 插槽,只有主插槽支持PCIe Gen 3×4(NVMe 1.3)协议,旧固态只能退居二线做辅助盘了。
SSD Utility是铠侠为旗下固态硬盘量身打造的工具软件,可以非常直观的在软件中查看固态硬盘的容量、运行状态、固件版本、温度、健康状态,以及对固态硬盘进行空间调整等操作,也可以做一些常规的性能测试。
以下的所有测试基于如下配置进行:
R5-3600 / B450M MORTAR MAX / 8G x 4 3200MHz / Win10 专业版
CrystalDiskMark是常用的SSD测试软件之一,我分别使用1G和32G小大文件进行测试,最后得到的结果显示,铠侠EXCERIA Plus G2 固态硬盘在不同大小文件的测试条件下,很稳定的保持在3460MB/s持续读取速度,和3140MB/s持续写入速度,和官方宣称的3400MB/s、3200MB/s相符。
使用TxBench软件分别用1G和32G两个大小文件进行测试,两次读取速度均稳定保持3450MB/s的速度;1G文件时写入速度为3189MB/s,16G文件时写入速度为3139MB/s,与CrystalDiskMark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另外我使用HD Tune做了一个大文件传输速度测试,我选取了50G文件长度进行测试。从曲线图上能看到在40G之内,读写速度基本都稳定保持在3000MB/s左右的样子;大约40G以后,读取速度继续保持3000MB/s,写入速度会降低并保持在1500MB/s的状态。
单纯的软件跑分并不能带来直观的速度体验,我特意找到了一张24G大小的PSD文件,用来复制粘贴进行测试。
首先,我把这个文件从老固态复制到铠侠EXCERIA Plus G2 固态硬盘里,受限于主板第二个M.2插槽的速度限制,速度卡在700MB/s的瓶颈。
我将同样的文件,从铠侠EXCERIA Plus G2 固态硬盘复制到老固态里,同样也受到速度限制,速度由初速1.7GB/s逐渐降到500MB/s左右直至完成。
前两次测试能看出在不同硬盘间的数据移动,速度受到低速一方的制约。我只好采取在铠侠EXCERIA Plus G2 固态硬盘理中,将同一个24G文件进行复制操作来测一下速度。测试结果显示,在同时进行读写的状态下,初速约为1.7GB/s,最后稳定在1.2GB/s左右完成测试。
我日常使用PhotoShop比较多一点,用前面那个24G超大PSB文件来做一个大文件加载测试,看下从铠侠EXCERIA Plus G2 固态硬盘里加载和从传统机械硬盘中加载的差距。最终结果表明,从铠侠EXCERIA Plus G2 固态硬盘加载所需时间大约80秒左右,从机械硬盘里加载所需时间大约是6分钟。如果CPU再提升一个档次,这个时间差距应该可以扩大到十倍左右。
总的来说,铠侠EXCERIA Plus G2 固态硬盘作为一款专业级别固态产品,无论是开机速度,还是大文件的传输以及PS的文件加载速度上都有很明显的提升,而且速度非常稳定,这些都是在老固态硬盘上没有体会到的,更不用说传统的机械硬盘了。最后想奉劝各位有购买固态意向的朋友们,选择固态一定不要贪便宜,还是要先选择品牌,不然很容易踏坑,发生在我身上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