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交通部等国家五部委及北京、深圳两地交委都对多家 络专车平台企业进行约谈,并要求对涉嫌违法组织私家车营运等问题限期整改。主管部门频繁约谈体现了政府对 络约车市场亟待规范化的重视,打车软件在政策收紧下又将何去何从呢?
如今,很多人出行时都习惯拿出手机,使用打车软件叫一辆车,随着快车、顺风车等产品的推出,再加上各种补贴,比出租车还低的价格让乘客享受到了不同的出行体验。
络打车软件火爆
中国最大的 络专车平台“滴滴快的”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天打车出行的需求是5000万到6000万人次,出租车只能满足其中一半,而该公司专车、快车和顺风车的日订单量目前已达500万到600万,这就意味着每10个打车的人就有1个是在“滴滴快的”平台上打的非出租车。
“滴滴快的”战略合作副总裁王欣表示, 络约车平台把出租车的空驶率基本降低到了非常低的程度,提高了效率,但还是有人打不到车,就是因为车辆的数量不够,如果说让一辆车多载一个人,起码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车在路上行驶。
“顺风车”遭出租车司机抱怨
有出租车司机抱怨,有些“顺风车”并不是真正的顺风车,不仅上下班在载客,而是一天24小时都在马路“抢单”。
打车软件饱受争议
尽管此次交通部等五部委约谈的具体内容并未对外披露,但专车平台涉嫌组织私家车非法营运的问题一直饱受争议。今年以来,上海已查处220辆专车,北京更是在六月、七月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查处了上千辆滴滴专车。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王丽梅介绍,营业性运输要有合法的企业,要有保证安全的车辆,要有符合安全运营和服务质量标准要求的经营人……目前 络专车平台服务的方便性和服务的合法性存在冲突。
便捷背后的隐忧
理论上讲,通过大数据匹配,第三方 络打车软件的确可以调动 会闲散车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城市高峰期运力不足和道路拥堵之间的矛盾。不过,便快捷的背后,乘客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仍有隐患。保监会也向消费者提示称,专车保险理赔有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主加入 络约车平台“接单”,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北京工作的张小姐就碰到过一次怪事,她上班时用手机叫了一辆“人民优步”,给司机打电话确认,对方却说自己不是优步司机,人也不在北京。而当张小姐取消订单后,仍被划走了十元车费。
优步在中国没有客服电话,只有客服邮箱。所以张小姐就通过邮件给他们发了邮件进行投诉。客服回复称,在下单五分钟后取消订单会扣除十元车费,如果想要取消订单而不扣费的话应该是由司机来取消订单。
最后,优步将问题归结为合作司机“违规操作”,并承诺返还车费,但张小姐却不敢轻易再用打车软件了。而由于在打车过程中电话和地址都有记录,还有乘客曾遭到过专车司机的骚扰和威胁,尤其是女性乘客。
保险公司:打车软件对保险夸大宣传
据了解,滴滴、优步、易到等专车平台均称,已为乘客办理保险,一旦发生事故乘客可以获得相应赔偿。但保监会近日对消费者发布风险提示称,用手机叫来的如果是非营运车辆,一旦发生事故,乘客和车主均可能面临被拒绝赔付的风险,而专车平台对保险也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的问题,消费者需要提高风险意识。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表示,私家车改变了用途变成了营运车辆,属于保险合同条款变更,如果没有经过保险公司同意,从保险合同的合法性来讲,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法律依据不充分。
加强监管 打车软件路在何方?
作为互联 +交通的新生业态,由于没有适用的标准和规定, 络专车自诞生以来一直饱受非法营运的争议,但却在乘客用脚投票的选择中不断发展壮大。专家认为,在确保乘客出行安全的同时,主管部门也要创新监管方式,让 络专车不但合理,更要合法。
滴滴快的战略合作副总裁王欣认为,互联 +交通是一个创新,它确实存在和法律法规不相匹配的地方,但是分享经济也是一个趋势。“新的监管办法出来之后,我相信很多问题都会解决”。“第一个是保证老百姓的出行需求,然后保证消费者的一个安全,同时鼓励创新。”
专家: 络约车缺乏合法的监管的依据
北京交通大学冯华教授称,这种新的互联 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打车软件的出现和专车服务倒逼出租车公司也开始想办法转型升级。私家车主通过打车软件在没有取得经营资格的情况下提供约租车服务,反映出信息技术推动的产业快速创新与法律法规、执法监管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专车平台是面向市场,又踩着政策的红线。因为现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合理不合法的”,“要堵,是不一定堵得住的,还要疏导。要创新我们监管方式,能够让专车服务,能够安全舒适方便,还能合理合法。”
冯华表示,政府改变管理方式,一方面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激活市场主体,并让专车平台承担起更为严格的监管职责,另一方面要管住底线,对平台、司机和车辆的经营资质、安全标准和运营条件做出规范,保证乘客出行安全,保障运输市场秩序。
冯华表示,调查中发现,专车司机也愿意纳入到监管中来,但是我们缺乏一个合法的监管的依据,需要尽快地出台相关条例。
据了解,交通部涉及 络约租车管理办法和出租车改革方案两项相关制度均起草完毕,并已 送国务院待批,不久将面向 会征求意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