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辅助工具到行业毒瘤,再丢脸到全世界,游戏外挂还能嚣张多久?

很多游戏,玩起来总要分个高低。

要么自己牛逼carry全场,要么你带我carry,反正输了肯定会有闹心。

菜不菜这件事其实挺看天赋的,毕竟不是谁都能把技能点加在游戏上。

因为没钱或者水平不高,导致玩游戏过不了瘾的时候,自然有人就想到了歪点子。

就是外挂。

姬也不是第一次聊外挂了,难受的是,外挂并没有随着时间发展慢慢衰落,反而在很多游戏里越来越猖狂。

也是因为外挂,中国玩家在一些国际游戏背上了很多黑锅。

无论渠道监管、游戏封禁、系统检测都不能彻底消灭外挂,很多游戏开发商都栽了跟头,获胜者寥寥无几。

比起难得一见的打击外挂成功的范例,外挂背后的利润也让人触目惊心——怪不得这行怎么也打不干净。

这只是冰山一角。

外挂开发、分销代理、 群运营、售后服务…严密而完整的外挂产业链无时无刻不在腐蚀着游戏行业。

而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外挂的初衷并非干扰游戏秩序,反而是为了更好的游戏体验。

最初的 络游戏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MUD,由于操作复杂,功能实现麻烦等问题,游戏体验并不好。

试想一下,当游戏中的每一个操作都需要手动输入指令,估计敲一天代码才刚出新手村…

直到一款名为Zmud的应用程序出现,才终于让普通玩家有了接触游戏的机会。

Zmud提供了包括:别名( Aliasaes)、动作(Actions)、宏(Macros)、快捷键( Keys)、按钮(Buttons)、脚本(Scripts)、地图( Maps)等等一系列功能,这些功能不仅极大方便了玩家操作,甚至影响了后来游戏的开发,我们可以在很多游戏里看见这些功能的身影。

Zmud的出现也带给许多玩家新的思路:既然游戏操作这么困难,那么有没有办法简化步骤呢?

于是,有人开始着手打包一些功能,将原本需要很多串指令的操作简化成了一个个按钮,并还开发出挂机脚本来免除繁复的机械操作。

这些功能在早期的许多 游中都十分常见,有的甚至还得到官方认可,摇身一变成了“内挂”。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辅助工具的确提高了玩家游戏体验。

虽然辅助工具本身还是有监管风险。

(碧诗姥爷曾因为在FGO游戏中使用辅助工具,被官方封 )

市面上出现了一大批外挂:加速挂,刷钱挂,角色的相关数据也可以被大肆修改。

其中较为出名的还要数当时被誉为 游鼻祖的《石器时代》。

由于技术缺陷加上官方对外挂暧昧的态度,加速、不遇敌、寸步遇敌、宠物7技能、NPC通过无限制…这些乱七八糟的外挂一齐涌向石器时代。

此时的外挂虽然修改了官方数据,但也还仅限于玩家交流,并未从中获利。

2001年,阿贝外挂一反常态的采用收费模式,外挂开发者们看到了商机。

在那个年代,获利百万绝对是让人疯狂的商机,哪怕有风险,哪怕是不公平的。但在利益面前,这些都可以背忽略。

面对外挂泛滥的游戏,玩家只能被逼弃坑,又或者自己加入到外挂大军。最后遭殃的是游戏运营商。

外挂庞大的利润让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尝到了甜头,也破坏了无数的游戏。

(一个游戏外挂开发员的自述)

年代远的都不说,典型例子就是前阵子火的迅速凉的也很快的apex。

Apex凉的这么快,外挂的“作用”不容小觑。

就连腾讯的亲儿子级的游戏,也个顶个饱受外挂的困扰。

外挂成了中国玩家的“标签”。

《绝地求生》制作人Brendan Greene的某次电话采访中提到, “现在游戏中大约99%的作弊者都是来自中国,但不光是中国,现在作弊在全世界都很有市场,但从地域上来讲,中国的确要比其他地方的人多很多。”

在外挂泛滥的背后,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外挂制作+线上分销。甚至连主播都可能成为产业链中的一环。

2017年,斗鱼主播格调被曝代练、贩卖、使用守望先锋游戏外挂,被无限期停赛并关闭直播间。

在吃鸡大火的时候,圈内游戏主播几乎成了外挂重灾区。

曾经只是为了方便玩家操作的辅助工具,最终成了腐蚀游戏行业的毒瘤。

而如果没有需求,外挂也不会大行其道。

对有的玩家来说,在 络游戏里开挂破坏平衡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尽管这建立在毁灭他人游戏体验与颠覆游戏秩序之上。

但我们并不知道那一天何时到来。

—- End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6月3日
下一篇 2019年6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