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财务将渗透到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会计决策等会计职能,智能财务会给财务转型带来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思维的更新。” 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向东在论坛上说,人工智能对财务界、会计界的颠覆重塑“比我们想象得更猛更快”。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勤认为,继财务电算化、财务信息化后,信息技术在财务领域的运用已经进入了财务智能化的新阶段,“智能财务是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模式。通过人和机器的有机合作,去完成组织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并在管理活动中不断扩大、延伸和部分替代人类财务专家在财务管理中的活动。”在一些企业,RPA财务机器人、BI决策支持系统等产品已经取代了一部分昂贵的人力。
比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财务部总经理张少峰介绍,中石油已经在进行财务智能化方面的探索,包括成立共享服务中心,积极推进1+3+N的财务共享整体布局;创新应用智能化信息技术,上线了30多个中石油小铁人(RPA),效率为人工的10倍以上。
“未来财务工作将进入’人机互动’新境界,如何规划数据通道、人才智库、成果转化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方向。”张少峰说。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燕锡也意识到“会计智能化”正在把会计这份工作变成“无人会计”。很多事务性工作都可以通过智能化手段自动由机器人实现。“未来会开启人人财务的新模式,强调财务不止加强管控,同时应该为每个个体、每个组织进行赋能,激活个体激活组织。”他介绍,未来凭证不止是财务会计的信息,同时也会成为管理会计、事务会计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后,软件企业就可以构建“管理会计分析模型”从而让一部分会做决策的电脑来为企业主分忧。
海亮集团董事局董事、副总裁傅怀全推荐了5G前景下的智能财务实操技术,未来会有很多智能差旅 销、智能销售等场景,其中涵盖了智能对账、智能盘点、传感器等5G技术,“5G框架下智能财务的融合,是一个大的框架逻辑,需要政务云、产业云、服务云、金融云等很多的技术支持与融合。”他说,未来重复机械性的工作都可用RPA来做,如共享财务、资金管理、会计 告、税务管理、成本费用,但预算与分析、管理 告、预测决策不容易被替代,同时他也呼吁业界关注财务行为学,包括财务人员自身素质、情绪和动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上海财经大学两所财经类高校宣布将联合培养工商管理博士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还牵头成立了“智能财务研究中心”,旨在建立智能财务高级专业智库。“我们此次打造的智能财务中心将是一个成员持续开放、成果高度共享的非盈利组织。”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勤教授介绍,中心重点关注的方向包括智能财务理论体系的构建、智能财务共享平台的搭建、智能财务相关核心技术的追踪以及智能财务信息服务的助力协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