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销售红包外挂软件非法获利一千三百多万元

涉赌人员利用红包外挂软件作弊

2017 年5 月,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公安局 络安全保卫大队在侦破一起微信红包涉赌案件时,意外地发现涉赌人员王元生在参与赌博的过程中,利用一款名为“教父”的红包外挂软件进行作弊,最多时一天时间可以利用外挂软件获利两万余元。通过对嫌疑人的 络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一个微信红包销售 络清晰地浮现出来。

外挂软件开发者是名在校大学生

原来,戴闻(化名)是一位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平时勤工俭学,会利用微信群售卖游戏点卡和外挂软件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微信群聊中结识了同样售卖点卡的无业青年杨慎,随后,杨慎找到他商议开发一款抢红包外挂软件的事情。两人商定,由戴闻(化名)组织团队编写程序,杨慎负责发展下线进行销售,二人一番策划之后便分头行事。

被告人积极退赃 能否得到从轻处罚

2017年12月22日,姜堰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庭审过程中,针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及犯罪事实,十名被告人均表示认可,积极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并退回赃款,希望法庭能够从轻处罚。被告辩称,未对系统进行篡改和控制,那指控罪名是否成立呢?

量刑标准 合议庭出现不同意见

针对本案的量刑,合议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 10名被告人犯罪情节特别严重,论罪应当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另外一种意见则认为,考虑到本案各被告人主观恶性不深,均是初犯,两名主犯还都是在校大学生,应该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理念,对被告人进行从轻处罚,建议判处缓刑,给这些年轻的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判决实刑还是缓刑,法官们最终的抉择如何?

侦破微信红包赌博案,警方意外发现外挂软件。在校大学生制作外挂软件,是否破坏系统安全?控辩双方唇枪舌战,犯罪事实能否被认定?《法治天下》为您讲述《外挂泥潭》。

专家寄语

技术本来是人类的一部技术发展史,技术本身的发展应该和人类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当然它也能会带来一些经济价值,但是技术如果是被不当地利用,那么它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在这个案件当中,这两个大学生其中之一利用了这样的一个技术,其实本来是一个好事,但是如果用偏了方向,那么这种技术就不再中立,技术就带有一种恶意。那么当然会受到法律甚至背后刑法的干预。

我们的大学生在这个 会中,由于缺少相应的 会实践,所以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因此,从教学引导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应当强化对这样一些大学生的法治方面的教育,通过对这方面的引导,避免他们再次犯这样的错误。

供 稿|《法治天下》栏目组

编 辑| 胡苗苗

审| 杨竞一、谢寒冰

每周一至周五

19:30

锁定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

看法官以案说法讲述审理故事

看调与判结合尽显司法为民

看情理法交融展示东方智慧

尽在《法治天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9月28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