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拆解企业
得到(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2 拆解目标
把拉新、变现、留存的链路整体拆解一遍,在整体上获得对该企业运营模型的理解。
03 拆解思路
(1)拉新层面
使用【靶心模型】作为拉新的思维模型框架,从外环、中间环、内环三个层面进行拆解。
(2)变现层面
使用【LIFT模型】作为变现的思维模型框架,拆解得到训练营的推文和落地页。
(3)留存层面
使用【上瘾模型】作为留存的思维模型框架,拆解得到App的会员运营思路。
04 拆解过程
1. 拉新层面
第一步:分析外环——梳理得到在用户拉新的全部拉新渠道从四象限出发:
1)付费×站内渠道:无
2)免费×站内:站内推荐位置、消息中心、搜索、个人中心(推荐得到给好友得优惠券、证书/学习数据)、App的Push、短信、官 、自研CRM系统
3)付费×站外:抖音短视频、今日头条App(短视频流素材)、线下推广(户外地标广告)、SEM、商务BD
1)得到在拉勾上的招聘JD信息:
2)百度资讯:罗振宇的得到运营术:超级品牌营销大师是如何成为地标广告教父的
3)ADBUG搜索企业名称“思维造物”、“得到信息科技”、“得到文化传播”
第二步,分析中间环——找出得到除了站内渠道,目前在站外集中拉新的1个微信渠道和1个平台渠道,并且从成本、用户数和质量这3个角度分析其原因:分析过程:1)通过观察得到在付费平台投放的广告数量来看,得到目前集中投放的付费渠道为抖音、今日头条,其中今日头条的素材数量略高于抖音渠道。
得出结论:
2)选择这些渠道的原因分析:
第三步:分析内环——找出得到在不断做A/Btest优化的渠道,并且分析得到是如何通过开展A/B测试来优化渠道拉新策略的。分析过程:
2)其次,分析这类型课程商品的用户购买决策心理——其关键影响因素包括:讲师背书、痛点刚需程度、是否唤醒了某种场景(刺激程度)、购买转化路径是否足够短。
基本结论:
1)目标用户:因为得到不属于业务初期阶段,所以做用户拉新的时候,更多地是关注已经留存的用户数据,来做更精准的用户分析。
因此从站内标签、用户购买情况等数据分析,可以将用户分为以下4类:
- 购买线上课程的用户
- 购买线上其他知识产品的用户
- 购买线下知识服务的用户
- 购买电商产品的用户
分析依据主要来自下面的2份材料:
分析材料1:得到App里面的“搜索标签”,可以看到对应的用户标签、课程分类以及排序。
分析材料2:思维造物这家公司的招股书(来自东兴证券研究所)。
①线下业务模块:得到大学的线下学员年龄多分布在31~40岁,而且以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为主。
②线上业务模块:结合2018~2020年的营收占比来看,奉献最多营收的产品线为线上知识服务。
③整体用户情况:得到App的用户ARPU值已达到接近300元/人,相当于1-2门课程的金额。
3)拉新权益:
从品、价、券三个方面来看,得到用于拉新的权益包括——
其他:新人抽奖盲盒
从拉新权益的设计原则上看,得到发放的权益基本上都是优惠券,只在大促期间做一些满减直降类型的活动,符合刚需的设计原则(优惠券可直接消费得到的核心产品),而且成本也相对可控,可以通过站内的数据来做预估,同时解释成本低,方便潜在用户理解,并且优惠券领取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也能缩短转化路径。
2. 变现层面
从得到的9.9元低价训练营、1999元训练营的5篇宣发推文和2个落地页来分析,基本结论如下:
1)目标用户痛点及需求目标客户主要为职场人士,尤其是执行层,不善于做向上管理的员工。
其次是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在关系、生活中相对比较被动、自卑的普通人。
这两类用户的需求,还是不太一样的。
第一类用户的需求不仅是渴望在职场中“被看见、被理解”,还有非常实际的“解决跟上司之间的矛盾”、以及解决多种类型的工作场景下的沟通“Gap”的问题。
并且,很多时候往往都是一些非常痛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轻则影响工作效率和心情,重则丢了工作和脸面。
第二类用户的需求主要在生活、情感、家庭、教育等层面,虽然场景高频,但是在课程层面而言,他们只希望能获得一定的改善,不会像第一类用户的需求那么“刚需”,毕竟如果要解决生活/情感类的问题,不光是沟通能解决的,还需要一定深度的心理学测评+指导,还可能涉及多人共同参与。
但是,从脱不花本人的从业背景来看,这门沟通训练营课程或许针对第一类用户(即职场人士)的需求和痛点会更多一些。
2)课程落地页和推文传递了哪些价值,如何与痛点结合?
针对职场人士方面:我们会看到对外宣发的文案上,更多地是强调能给学员的工作带来的价值。
比如:赢得领导信任、让领导成为你的资源、解决实际职场中的沟通难题。
针对大众用户方面:主要强调能破除心魔、轻松完成沟通、并且解决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
而针对痛点问题,也列举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比如:
3)LIFT模型拆解
比如,下图就通过图表的形式来表达四个核心信息模块,做好了“视觉分区”,读起来不费劲。
如何提升紧迫性:在这一点上,得到的宣发文案写得并不是很好,既没有倒计时提醒,也没有给到具体的时间限制,用户感受不到如果我现在不 名,会有什么“后果”,建议可以优化为“仅剩XX天开班”,或“ 群人数上限为XXX,满员截止 名”,而且我看到推文里面还提示,这个低价训练营是循环开班的,那就更加降低了紧迫感,建议删去。
如何降低“焦虑性”:有比较详细的常见问题解答,但感觉还可以再提升一下,比如不满意是否可以退费,错过学习时间是否可以复训等等。
如何降低注意力分散程度:字很大,一屏上面基本上都是字,一行最长不会超过20个字(如果字很多,一般会用不同颜色标注重点),而且图像上只有脱不花本人的照片,以及部分学员的作业截图,可以帮助人聚焦到文字信息上。
4)用户为什么愿意从9.9元低价训练营转而付费1999元高客单价训练营?在宣传9.9元课程的时候,文案里面会刻意强调是节选自1999元课程的内容,用户会感觉到在内容上的直接联系。
如果体验到觉得还不错,付费意愿自然会大大提升。
3. 留存层面
得到的会员相关提示如下(即将过期、已过期XX天)——
得到会员权益:听书会员和电子书会员,差异较大。
活动弹窗如下(进入首页,弹出近期活动信息;完成学习计划,提示任务完成)——
基于以上APP的功能模块+消息提醒+会员权益,分析出得到App的基础上瘾模型如下——
05 用户运营思路总结
【拉新方面】
【转化方面】
注重低转高体系的搭建,强调不同客单价产品的内容关联、服务关联度,比如宣传9.9元课程的时候,文案刻意强调是节选自1999元课程的内容,用户会感觉内内容的联系,以及服务的差距。
【留存方面】
针对复购、变现、促活所希望提升的用户行为,设计了一整套上瘾模型,即所有的用户行为都围绕学习时长展开,并且通过周 通知、学分提示,可以看到自己的持续成长。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