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学生们大多反对,老师们大多支持,而家长们则最先慌了手脚……
支持
长期使用搜题App,
会让学生对其产生依赖,
对知识和问题不再进行思考,
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
北京基础教育研究所的研究员沈秋明认为,搜题App被整顿是其咎由自取:
这些搜题App之所以被下架,不外乎四个原因:
第一,惰化学生思维能力;
第二,影响学生独立思考;
第三,违背教育教学规律;
第四,提供不良学习方法。
这些搜题App一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因为有了它,做题就变得容易了,只需要用手机对着题目拍一张图,传到 上,通过搜索,很快就能搜到这道题的答案。但是,长期使用搜题App,会让学生对其产生依赖,学生对知识和问题不再进行思考,思维得不到锻炼就变得钝化,对学生来说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
正是因为长期对搜题App严重依赖,导致一些学生对手机也产生了依赖,并在考试中铤而走险,偷偷将手机带进学校或考场。
沈秋明告诉笔者,2021年6月7日,湖北武汉发生了一起令全国关注的高考作弊事件。在当天下午的数学考场上,有一名考生将试卷上的一道考题拍照上传到某搜题App。因为在上传的照片里有考生的姓名和条形码等信息,很快便被某搜题App工作人员发现,立即进行截图并举 。考生还没有等来这道题的答案,先等来了高考作弊的严肃处理。
甘肃武威化学老师蒋女士对搜题App嗤之以鼻:“学生们都说搜题App如何高科技,如何权威,我却认为它是教育的大敌。就像可卡因,也是科技产品,也能给人生理上的高峰体验,让人无比快乐,却是健康的大敌。搜题App确实能够快速解决大多数难题,让学生们爱不释手,但结果是可怕的。到了考场上问题就来了,那些在平时作业中出现过的题型,出题老师稍稍做些改变,学生们就卡了壳,显然没有真正搞懂,原因就是平时做作业时直接参考答案。”
四川成都家长韦女士接受采访时说:“我女儿上初一,本来学习习惯挺好的,最近我发现,她作业做得特别快,而且正确率超高,但考试成绩却明显下降了。偷偷观察后我发现,这丫头不知跟谁学会了使用搜题App,作业都是抄的,根本没动脑子!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女儿狡辩,同学们都在用,她只是不想变成另类。唉,国家早就该管管这些害人的App了!”
反对
搜题App下架,
我感觉自己被抛弃了,
就像当年爸妈趁我睡觉
偷偷坐火车去东莞打工那样
搜题App的下架切断了学生们投机取巧的后路,他们感触如何?不出所料,相当数量的中小学生对教育部的强硬举措表示不理解。
江苏宿迁初二男生小陈感觉很不习惯:“我用搜题App已经两年多了,‘有难题问小搜’早已成了习惯,它也确实帮我解决了很多难题。现在搜题App下架,我感觉自己被抛弃了,就像当年爸妈趁我睡觉偷偷坐火车去东莞打工那样……我学习成绩不好,有难题问老师,老师不耐烦,学霸更懒得给我讲解,以后咋办?”
山东济南高一女生小叶认为搜题App有时比老师更高明,舍弃它实在可惜:“老师要面对全班50多个学生,课后辅导根本顾不过来。上周,有一道题我不会做,就去请教老师,老师花了两节晚自习也没有解出来,羞愧得不行。这时,后排一名同学悄悄拿出手机给我看,我一看呆住了——搜题App居然列出了4种解法!而他要做的,只是用手机把题目拍照上传。那天,全班大部分同学都下载了搜题App,但我们都很克制,不会直接抄上面的正确答案。后来,老师也用它来解难题。现在搜题App下架了,我感觉失去了靠山。”
感觉失去靠山的还有家长。实际上,对于下架搜题App,家长最先坐不住,在 上,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广东顺德家长李先生哭丧着脸对笔者说:“不好意思啊,我文化程度不高,儿子上初中以后我就辅导不来了,只好给他 补习班,请老师来辅导他。现在孩子上高中,我连题目都看不懂了。去年,校外补习班被取缔了,还好有搜题App,孩子在家自己学习,我也就放心了。没想到现在搜题App也下架了,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只能干瞪眼,我也没有办法。我儿子很爱学习,他没有抄过答案,只是拿搜题App当辅助工具用,为什么不让用呢?”
辽宁锦州家长姚女士感慨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难当:“我有两个孩子,儿子14岁,上初二,女儿5岁,上幼儿园中班。我和丈夫做装修材料生意,每天起早贪黑地忙,只好请乡下的婆婆来帮忙照顾孩子。老人家辅导不了孙子的功课,我又没时间,培训机构都关了门,现在搜题App也下架了,孩子做作业遇到不会做的题怎么办?老师不允许空着题不做。”
上海家长罗女士是位全职妈妈,她同样不赞成下架搜题App:“在我家,搜题App不是女儿的偷懒工具,而是我辅导女儿的‘助教’!每天辅导女儿做作业之前,我都会浏览一遍辅导内容,不会做的题就用搜题App查出标准答案,牢记在心,然后再讲给女儿听,所以我亲切地把搜题App称为‘助教’。如果没有它,我不可能辅导女儿从小学到高二,而且一个人辅导数学、物理、化学、作文、外语等所有科目。现在搜题App都下架了,我怎么能不心慌呢!”
值得深思
家长要有尊重科学的意识和静待花开的耐心
自觉抵制打着高科技旗 的速成软件
广东深圳基础教育专家庞先生认为,教育部下架搜题App,对广大家长来说,不失为一次自我修正的契机。
虽然许多家长和孩子养成了使用搜题App的习惯,但并不意味着这种依赖是正确的。家长应该理性思考教育部下架搜题App的深层原因,自觉更新自己的固有观念,缓解教育焦虑。“家长这样做,既是放自己一马,也是避免将焦虑转嫁给孩子,一举两得。”
山西太原中学物理老师毛女士认为,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教育的功能不是辅导孩子学习,而是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习惯。有些家长一听说搜题App下架就坐不住了,为什么?因为这些家长是在替孩子学习,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本末倒置。现在的中考和高考,越来越重视检验学生的思维能力,‘死题’很少,‘活题’更多。所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获得题目的正确答案更重要。”
北京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教育心理学教授何先生认为,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长要有尊重科学的意识和静待花开的耐心,自觉抵制打着高科技旗 的速成软件。
何先生举例说明:老师给孩子布置课后作业,目的是检验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让孩子复习当天的课堂教学内容,如果孩子能通过搜题App轻易获得正确答案,这样的作业有什么意义呢?
孩子在做作业时省略了思考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会不充分和不扎实,达不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做作业成了依葫芦画瓢。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平时作业的良好表现,不但欺骗了老师,麻痹了家长,甚至连学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很多知识点的掌握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刚刚从安徽山区支教回北京的大三男生小吕安慰家长们,搜题App下架只是整改措施,待平台完善权限设置后,一定会重新上架,因为它的优势无可替代:“搜题App在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相当于老师的角色,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师资不均衡的问题。搜题App是高科技工具,而工具无罪,关键看人如何使用。如果搜题App能够解决被滥用问题,相信它会很快恢复上架。”
教育部在通知中只是要求搜题App“暂时下线”,并非严禁或取缔,相信通过权限设置等整改,搜题App有望重新上线。但家长要注意,学习必须扎实,成长不能速成,让孩子依赖电子产品不会有好结果。
最好的办法是把搜题App关到笼子里,有限使用而不滥用。
今日话题
搜题App”暂时下线“,你的观点是什么?
期待你在留言区的回复!
END
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