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此前 道。
合规监管
投资者教育问题在我国金融行业已久被讨论,财商教育这门生意则横空出世。经营者非金融业人员,企业本身也不涉及金融业务,单以知识付费的底层逻辑,找到了盈利之法。
查看头部财商教育平台官 介绍,其创始人或标榜自身丰富的理财投资经验与知识,或以财经类博主自居,都是从个体的知识输出,到建立平台向各类人群教授理财课程。头部平台均公开声称服务学员已达百万、千万级别,普及金融知识,也是各平台对外宣称的企业使命,但为吸引消费者促成交易,财商教育向潜在学员夸下海口,说尽了投资的好处,根源于他们无义务保证客户的实际投资成绩,也无需遵守金融机构“卖者尽责”的要求。
在行业规范制定方面,已达成的共识是需对财商教育行业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经营“前置”。最新的进展是上海昌投方面昨日表示,今年3月份发布公告征求意见的《理财在线培训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已通过中国标准化协会专家审查并于2021年7月15日正式发布,8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
缘起
理财环境不断变化
投资者教育和保护的紧迫性凸显
投资者教育并非财商教育平台独创。一方面,在金融改革深化背景下,各监管部门、专家已达成投教工作本质是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这一共识;另一方面,金融产品经由移动互联 的触手,更快、更快捷地抵达了投资者,市场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也在增加。
2013年天弘余额宝诞生,货币基金拥抱互联 ,后引发公募基金热潮。互联 企业的这股力量同样推动了金融普惠。从支付业务开始,阿里、腾讯两大科技巨头引领了众多互联 企业开展与金融有关的业务,并深入用户的日常生活。如今用户可在众多互联 平台上购买理财产品、申请银行的贷款。
除了外部的影响,理财产品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在金融监管部门的制度里,理财产品称为资产管理产品——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2017年正式向外公开的《资管意见》给理财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
普益标准诠资管研究中心指出,2018年以来,随着资管新规落地,打破刚性兑付、禁止资金池运作、禁止期限错配等要求,让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型转化,资管市场发生金融纠纷的风险上升,不少投资者更是无法适应新的理财环境。加强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除此之外,将投资者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指导意见也有出台。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将投资者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先行试点”。2017年,证监会推动上海、广东、四川、青岛、宁夏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试点,将投资者教育纳入中小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
2019年,证监会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证券期货知识普及教育的合作备忘录》,在学校教育中大力普及证券期货知识,提升国民金融素养。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将投资者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链条
投资者日众,财商教育市场形成
大数据难界定财商教育行业属性
今年2月,中国结算数据显示,A股投资者数量突破1.8亿,其中,自然人投资者数量占比高达99.77%。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的《2020国人理财趋势 告》显示,近七成 上理财的用户愿意拿工资的10%以上理财,近两成人愿意拿工资的50%理财。
在投资者日众成为趋势时,财商教育的市场也逐渐形成。得益于互联 技术和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财商教育企业通过线上授课的方式,向各类人群输出理财、投资领域知识。目前,多数平台学员规模已达百万、千万级别。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财商教育行业口碑整体负面。
前有十倍学堂被央视曝光已人去楼空,近日,南都消费金融研究课题组加入多个平台推出的理财课发现,为吸引学员 名理财课,平台向零基础、零经验的学员夸大投资回 ,误导学员形成“投资可轻松赚钱”的认知。与此同时,课程体系除了传递金融知识之外,讲师还向学员推荐具体理财产品,指导学员建立资产管理策略,这些服务已涉及专业投顾,而平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