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技术充斥软件行业大发展,一招解密它何去何从

开源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多少个逢春佳节、多少场文艺晚会,让我们逐渐意识到舞台不能仅靠老牌明星撑腰,未来更需要注入新鲜血液,紧随时代步伐而拥抱变化……

从闭源到开放,从付费到免费,似乎商业软件发展局势已到紧要关卡,常规模式并不能撬动软件业大变革,而开源技术却势在必行,这似乎值得揣摩和分析。

软件行业亦是如此。总依附于商业软件,商业格局已形成没有新的机会翻盘,更没有新的模式运作打破常规,所以软件市场迎来了开源技术的“大洗牌”,开源技术具备五项发展趋势。

首先,互联 、云计算促成开源软件大发展。

互联 让人们信息互联互通、知识不再孤立;云计算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能力充分共享。这为开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技术不再单一、信息不再闭塞,软件开发不再有基础门槛,助力应用建设的灵活部署、百花齐放。LINUX操作系统、虚拟化基础设施资源池、云计算XaaS的能力展现,这些都使软件架构更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开源推动着互联 、电信、M2M等行业的发展。

不得不感慨,开源技术的成熟应用者归功于互联 、电信、机器交互等领域的实践。这些行业拥有业界顶级的研究者、开发者、维护者和管理者,团队规模暂且不谈,就从战略部署和规划建设单视角看,这些行业在业务上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不仅拥有着开源技术的领先实践,而且还将产品能力的研究成果反馈给开源 区。

再有,开源 区及研究领域越来越公司化、专业化

开源的市场发展早期就像是一张白纸,既没有前车之经验借鉴、也没有未来之预测规划,只能凭借着对信息的主观认识、客户理解去揣摩整个行业的发展。在早期维系开源生态的行业中,有些做的一塌糊涂,也有些半途而废……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得到了市场的验证与认可,铸造了今天对开源技术的系统化、专业化。

而且,企业软件正在从组件化 à 走向平台级

每一个开源生态都是由一批技术组件所构建,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渐构建起新一代技术平台和能力框架。依托于这个平台为客户业务发展提供能力支撑。就像三国所述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开源框架本身是一团杂乱无章的组件所构成,不善于使用则能力短浅,一旦形成平台将输出着强大的科技原动力。

最后,下一站将是实施标准化的战场

开源是免费的、是开放的,谁都可以无偿的使用它、诠释它,所以能力包装参差不齐、各有所长。即便做的风起云气,也仍旧不是个统一的标准化市场,所以未来需要建立一系列标准化开放协议,共同合规的去维护这个大生态。

从企业竞争格局到软件平台的发展

所以,如何找到问题所在?是的,互联 思维缩短了信息的生产和传递周期,打破传统商业史。我们需要用互联 思维、互联 视角和互联 行动去看待开源技术。企业竞争力的商业史经历了产品阶段、产业链阶段和平台阶段。

产品阶段的竞争力主要是产品和服务性价比。简单理解就是企业卖什么?谁买单?如何提供优质的服务。

产业链阶段的竞争力是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简单理解就是企业拥有什么资源去掌控整个市场“按部就班、稳步前行”的发展。

平台阶段的竞争力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孵育能力。简单理解就是企业如何以名义做幌子去开展其他生意,让整个市场经济围绕企业规则运转。

从企业竞争力的商业史,延展到软件平台的发展阶段。同样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

一阶段:平台搭建阶段。数据收集和分析是平台最核心的竞争力,要善于采集数据、有效存储并分析利用,逐渐形成自有能力平台;

二阶段:平台发展阶段。平台建设后,应尽快让输入数据有效利用、输出数据产生价值,积极开展数据开放与对外合作;

三阶段:平台系统形成阶段。平台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强大有序的生态系统,这也得益于开源技术的蓬勃发展;

为此,开源技术将何去何从?答案似乎已在君之视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月16日
下一篇 2018年1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