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看看天气预 ,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节假日出门游玩,更是要提前了解天气情况。但除了气象部门,现在有很多专门的天气预 软件或 站,而不少市民在使用时却发现,预 内容属于“各 各的”状态,同样的天气,怎么 的都不一样呢?
现象:一场雨 大 小的都有
手机里有好几个天气预 App似乎成了一件平常事,据不完全统计,苹果手机的App Store里,光是天气应用就大约有2400种。
就在周末,京城经历了一场全市范围内的明显降雨过程。10日傍晚,北京市气象台预 降雨从11日开始一直持续至13日,贯穿整个周末并持续至本周一。其中,周六白天到夜间阴有大到暴雨,周六下午至夜间是第一个明显降雨时段,另一个时段是周日傍晚到周一白天。
“我用过一段时间彩云,好几次都发现不准,要么是下雨了没 ,要么就是没下雨 下雨。”市民薛女士说,她用了几个月彩云和其他的天气软件,发现有时候不光是预 不准,就连显示的头一天的天气状况,都会不太一样。
探因:应用平台自己“算”天气
可这么多天气预 软件,为什么预 信息都不太一样呢?北京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时少英解释,目前,气象的大量信息数据是公开的,谁都可以从 络上获取。这些天气预 软件的背后大多是基于数值预 模式的客观输出结果,短时效内采用简单的天气雷达图进行逻辑推理,“说白了就是基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去推算未来的一个情况”。
时少英举例,比如从雷达图上看到有降雨云团过来,由于过去10分钟云团经过的地区在下雨,就按这个速度和移动方向进行推理,到海淀的时候会下雨,到朝阳也是,到通州也是下这么大的雨,“就像猜测一个昨天迟到的人,他可能今天还会迟到,以后也会经常迟到,类似的推理。可天气系统并不是这么简单的,而是很复杂的变化,既可能会减弱也可能加强。”
而北京市气象台所做出的预 信息,是不同的。预 员或者预 专家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对模式预 出来的预 信息,做出一定的修订,以确保预 信息更加准确。“当然,天气预 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准确,但气象部门会一直努力去提高预 准确率。”时少英说。
疑问:天气预 谁都能 ?
另外,根据《气象预 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第九条:鼓励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 。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 应当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 ,并注明气象预 发布的气象台名称和发布时间,不得自行更改气象预 的内容和结论。也就是说,普通的企业或者机构只能传播气象预 ,且必须遵守气象法律法规,传播规范准确的预 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