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个合作方来找常爸,期间免不了聊起孩子的教育问题,对方有个5岁的男孩,说现在“特别爱学习”,尤其喜欢捧着pad认字,并不禁感慨道:
“一个识字app上有很多关于汉字的小游戏,发音、字形、书写练习一应俱全,现在教育资源这么丰富,孩子们真是太幸福了!”
我又问:您给娃用的是什么APP啊?让我看一眼,让我们见贤思齐一下。
结果一看,是我们之前在直播中批判过的一个用户量很大但教学法完全错误的一个APP。当着对方的面,我这盆冷水实在泼不下去。但他走后这几天里,我都是“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
我相信被类似的识字APP误导的家长不是少数,所以干脆今天掰开揉碎,也不怕得罪人了,好好跟大家说说目前市面上,很多利用游戏化的识字APP学识字的方式为什么低效,甚至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怎样潜在的风险。
我把半年前我录的一段视频翻出来,分享给大家。在下面的图文中有更详细的解释说明,希望能帮各位家长躲开这些误区。
用文字总结一下,游戏化App软件识字主要有3大弊端:
弊端一:游戏玩挺溜,大字不识几个
相对于字卡学习,游戏化的识字App互动性和趣味性的确更强,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究竟是爱识字还是爱玩游戏?
要知道,孩子的注意力往往被动感的画面,和游戏本身吸引,时间久了,虽然看着孩子一直在用游戏化的App学习,结果却是游戏玩得很溜,大字却没有真正识几个。孩子大概有80%的认知资源是被游戏所占据的,只有20%的时间是花在学习上面,这样学习的效率其实是非常低下的——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事。
弊端二:声光电强刺激,越来越偏离阅读
最可怕的是什么呢?很多识字类游戏为了吸引孩子关注,给家长造成“我的孩子很爱学习”的假象,使用大量声光电的强刺激,它会提高孩子今后接受高刺激的阈值。换句话说就是,一旦孩子习惯了这种高刺激的学习方式,再面对相对静态的低刺激的活动时(比如阅读),往往就会觉得乏味、提不起兴趣了。
本来识字是为了阅读,结果现在先不管识字效果如何,孩子直接不爱阅读了,这就本末倒置了。
弊端三:质量堪忧,反而误导孩子
有一些游戏识字App的内容研发,不是教育相关人士所作,而是游戏开发人员所作,专业度上差很多,甚至有些关于字的示例根本就是错误的,这会对孩子认知汉字造成误导。
比如,这种图文搭配帮助孩子识记汉字的形式大家都很熟悉了,但你能看出其中的内容错误吗?
就拿这个“牛”字来说吧,是用一只手里拿着笔、四仰八叉仰卧的牛来标识的,形状上的确似乎和“牛”字很像,但它却是强行凹了一个现实中完全不存在的图形去强迫孩子记忆的。这种所谓的“助记法”,完全起不到助记的作用(孩子除了记“牛”怎么写,还要去记一个现实中完全不可能出现的牛的造型,这到底是助记了,还是增加了记忆的负担?)。
而且,我们古人并不是这么造字的,“牛”字的一撇,和“牛”字中间这一竖可都是有讲究的!
首先,“牛”字其实是牛的脸,而不是牛的全身;另外,牛字上的撇和横代表的是牛角和牛耳,中间一竖代表的是牛的脸!象形字,真的不是画一只像牛的字形这么简单!
说到这里,常爸不得不吐槽,类似这种“四仰八叉牛”的识字方法,还美其名曰算是个流派,叫“形象识字法”。“原理” 称是能将汉字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依托具体的图像帮助孩子识字。
乍一听名字,还以为是用象形字帮助孩子认字呢,比如我们在引导孩子认识:日、月、山、山、水、火、鸟等字的时候,就是从古代象形文字入手的。
但等我一看见它的内容,就惊呆了!
这是哪门子象形文字?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是“形象助记法”,但却和汉字本来的表意大相径庭:
这到底是哗众取宠、牵强附会还是帮助孩子识别记忆?汉字文化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那么,到底什么方法识字,科学有趣又高效呢?经过与众多汉语言专家的探讨与学习,我们认为,对孩子来说,字源识字法是最好的识字启蒙方法。
何为字源识字?
字源识字法回归到汉字形成与流变的本质,让孩子在了解字本源的基础上识字,不但对于字形的记忆与对字义的理解与应用水到渠成,还能通过字根与字族识字迅速扩大识字量!此外,孩子还能在学习过程中,习得很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字源识字法好在哪?
下面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如何利用字源识字法识字!
01
追本溯源:准确认知字形,助力书写记忆
利用字源识字法,理解汉字成因,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有效解决孩子碰到易混字就发懵、以及容易写错别字的问题!
比如:北和比,大人看着大相径庭,在孩子眼里那可真是傻傻分不清!靠背口诀,北,北京的北,比,比较的比,并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区分这两个字在字形上的不同;但是通过追溯字源,却可以让这两个字以迥然不同的面貌出现在孩子的眼前!
看,这是比——两人一前一后,都是朝向右方站立,为比,它的本意是挨着,紧靠着,引申为关系很亲密的意思。
这是北——它是两个人背靠背,一个朝向左边,一个朝向右边,从字形到字义,都是大不同!
相信看过这个动画示意的孩子,对于“北”和“比”这两个字的记忆,都会特别深刻,也不会混淆了!
更可贵的是,了解了汉字的本源,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和古诗词!
就拿上面的“比”和“北”举例。孩子知道了“比”的原意是紧挨着,他就能很快理解“天涯若比邻”、“比翼双飞”是什么意思。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败北”是失败的意思,那这里的“北”指的是什么?不少人都觉得是北方。其实,非也!
北的本义其实是后背!而“败北”,并不是说吃败仗的军队向北方逃,而是败逃时转身逃跑,将后背留给了对方的意思。
02
字根/字旁/构字部件,建构自主识字力
对于识字启蒙初期的孩子来说,家长衡量孩子认字的成果一个是会认、会读、会写;还有一个就是认字的数量,毕竟,阅读是以识字量为基础的!
字源识字课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它并非让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而是一学学一串!通过对于部首、构字部件的学习,孩子可以推测出陌生字的读音/字义,变被动识字为主动识字!
比如“龙”这个字,不仅字义丰富,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构字部件,在组字时,做声旁,可以组成很多音同、意不同的字。
“字源识字课”还给这些字配上了朗朗上口的歌谣,方便孩子们认知记忆:
本领强大是神龙,呼风唤雨显神通。
龙字还能组汉字,变成声旁表读音。
加上耳字表耳聋,加上口字是喉咙。
加上竹字成竹笼,加上月字月朦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