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即将结束,在尽情玩耍了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开始为完成暑假作业而头疼。由于作业题目太多、太难,他们把“作业帮”、“作业互助组”等软件当成完成暑假作业的捷径。
“作业软件”功能挺全面
多数学生知道“作业软件”
泰安二中学生小梁表示,在做暑假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目,又无法及时请教老师,只好使用“作业软件”。他说:“我主要用来做数学作业,有些难度大的题目,靠它能够很快地做完。”
高一学生小张表示,她偶尔会使用“作业软件”,不过频率不高。“我觉得这些软件只能应付一下作业,还是听老师讲解的效果比较好,做作业的意义在于把不明白的问题弄明白,光有答案也没用。”
“软件上的解题思路有时会偏离主流思路,还是请教老师比较好。”泰安一中的小赵说。
家长对其褒贬不一
对于“作业软件”的出现,家长对其也是“爱恨交加”。一些家长担心这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无法从中学到知识。
“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就直接上 找答案,那还能真正学到知识吗?”对于孩子使用“作业软件”,桑女士十分担忧。她认为,依靠这些软件,没经过思考地做作业,无异于变相抄作业,对孩子成长没有益处。
跟桑女士一样,对于使用“作业软件”,多数家长并不赞同。魏女士认为,如果孩子学习上有疑问,应尽量找老师解决。此外,一些家长也认为,孩子使用这些软件或多或少有着应付作业的想法,想要提高成绩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也有一些家长对“作业软件”的态度相对比较宽容。孙先生认为,孩子上初中、高中后,自己无法在学习上辅导孩子,假期在家里又无法请教老师,而“作业软件”就可以解决这一烦恼。“我会跟孩子一起使用‘作业软件’研究难题,但不会让他过度依赖这个软件,尽量让他学会整个解题的过程。”
好好引导是关键
这些软件对学生是好是坏,关键还是在于如何使用。“作业软件”和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就能作为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成为学生拓展解题思维的良好方式。如果学生只是利用这些软件一味地照抄答案,则其弊大于利。
泰安一中一位资深教师表示,“作业软件”使用得当,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如果只是“拿来主义”,缺乏自己独立认真的思考过程,那就是抄袭。长此以往,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学生会变得懒惰,不会主动去思考。
他建议广大家长和老师,不要过多纠结于“作业软件”本身,而应将关注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孩子自制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问题上,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帮助。同时,家长要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对孩子使用“作业软件”的情况做好监控,把握好尺度,不要让孩子过度使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