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寨”国外的设计大家见多了,但你知道吗,有些中国设计也在国外“被撞脸”。
据香港《东方日 》 站12月20日 道,最近 上盛传美国苹果公司兴建中的总部涉嫌“山寨”,而“山寨”的对象竟是20年前建成的山东齐鲁软件园。小编起初以为是搞笑的,但仔细一瞧,两座建筑还真是惊人的相似,莫非乔布斯曾经偷偷飞来济南“偷师”?
开个玩笑,还是来看看两幢楼到底有多像吧。
苹果新总部工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苹果公司美国新总部大楼的航拍照最近在 上曝光,总部基地被称为“太空飞船”,是苹果公司拟于2016年启用的新办公园区,由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于2011年申请建设。而且,乔布斯本人也参与了园区的设计。
乔布斯去世后,苹果设计师伊天强与著名设计师诺曼·福斯特共同接手。目前,“太空飞船”的主体结构建筑群9幢建筑中,已建成5幢。
齐鲁软件园资料照片
而位于山东济南的齐鲁软件园建成于1995年,足足比苹果公司总部早建20年。
据 道,齐鲁软件园的圆环形建筑被叫做“软件园创业广场孵化器”,它直径400米、单体宽30米,在建成之初,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环形建筑。该建筑共有五层,局部设有层顶花园,为办公人员提供充足的休憩空间。大楼内部围合了占地120亩的景观公园广场,由德国著名设计师设计。
从外型上看来,两个建筑群的主体同样呈圆环形,圆环中间是绿地公园,公园中心位置都有一座湖,像是一处封闭的“植物园”。面积上,苹果总部园区占地26万平方米,齐鲁软件园则佔20万平方米。 道,苹果总部建成后能承载1.2万名工程师同时工作。而济南齐鲁软件园的环形楼,同样可以容纳1万多名工程师工作。
苹果总部效果图
不同的是,苹果总部建筑的外立面采用的是玻璃幕牆,而齐鲁软件园则是象牙白色的实心牆。
再来多看几张苹果总部建筑的设计效果图吧↓↓↓
那么,苹果总部真的“山寨”了齐鲁软件园吗?
小编以为, 友们开个玩笑,看客们也别当真就是了。事实上,在设计之初,乔布斯甚至没有想过总部最终会被设计呈圆形。
项目的建筑设计师诺曼·福斯特透露,在设计总部园区时,乔布斯总是把斯坦福大学的主方庭(Main Quad)作为参照,他对此十分了解。他还会追忆年轻时候的时光,福斯特说,“那时加利福尼亚州仍然是美国的‘果盘’,拥有很多果园。”因此,在苹果新总部的环形建筑内部,将种植大片果树。
图中各种颜色的点都是一颗颗的树。比如,中间一些的黄点是苹果树、紫色是李子树、棕色是橄榄树、橘色是杏仁树、粉色是樱桃树、红色是柿子树
主体建筑之所以最终设计成了圆环形,还是福斯特团队经过一系列规划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他说,乔布斯希望园区看起来会很像降落的宇宙飞船,圆形建筑则是打算效仿城市广场,建筑环绕公园而立。福斯特说道,为创建这样的结构,公司做了一系列规划研究。
他说道:“最后,这些研究演变成一个圆形建筑,将私人空间包裹起来。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个复制了加州原始景观的公园,其中一部分还能重现加州过去的果园。在这里,你看不到汽车,泊油路被绿色植被取而代之,停车场变成慢跑和自行车的专用道。”而所有汽车都将停在地下。
然而,苹果总部的这一设计在公布之初并没有获得一片叫好。纽约建筑批评家保罗·戈德伯格哈还曾撰文将这个大楼形容为一个“巨大的油炸圈饼”,并说,“苹果的这个建筑看起来更像是21世纪版本的五角大楼。”
不过,乔布斯还是坚持了这一设计。园区于去年动工,预计于2016年竣工。
关于苹果总部和齐鲁软件园的设计究竟源于哪里,有 友已经机智地看穿了一切:“你们不觉得它们其实都山寨了福建客家土楼吗?”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土楼
【浙江新闻+】
这些中国设计在外国“被撞脸”了
撇开苹果总部到底有没有“山寨”中国软件园不说,可别以只有咱中国人爱山寨,这不,这些中国品牌在外国也“被撞脸”了。
泰国iMI手机vs小米手机
有没有觉得这款在泰国深受追捧的“iMI”手机有点眼熟?雷老板看到此图时内心应该是崩溃的
这款泰国本土厂商推出的“iMI”手机,主要定位中低端市场,自从在泰国开始销售以来,市场销售额已经达到了7亿铢(约合1.25亿元人民币),在整个东盟更是达到了10亿铢左右。
宝丽莱手机vsOPPO手机
左:宝丽来Selfie 右:OPPO N1
以拍立得闻名的知名相机品牌宝丽来,近年来跨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市场。2015CES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宝丽来推出自拍手机Selfie,该机外型设计激似OPPO的N1手机。虽说处理器、摄像头等规格方面有不少差异,不过撞脸这事可是有图有真相!OPPO已就此事发表公开声明,大致内容为该公司并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品牌或者厂商,使用OPPO N1手机的外观以及旋转摄像头设计专利。将继续关注这一事件,并保留采取法律措施维护正当权益的权利。
施耐德开关vs正泰开关
左:正泰断路器 右:施耐德断路器
有个东西叫“断路器”,大家不一定听过这个名字,但家家户户肯定都在用。它有个更通俗的名字——“电闸”。2009年4月,法国施耐德公司因为这个电闸跟正泰公司的专利产品“撞脸”,向正泰集团赔偿了1.5750亿元人民币。这宗官司打了整整3年,是中国公司诉讼外国公司的侵权案例中,标的最大的,也是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之一。
综合环球 、腾讯科技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