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汽车软件分层架构、汽车软件开发工具链、
汽车软件生态线、汽车软件标准线展开的
《汽车软件全景图(2022年)》
(以下简称全景图)
正式发布。
▲点击图片可查看详情。重庆中科汽车软件创新中心 供图
01
“全局视角”下汽车软件产业什么样?
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快速发展,汽车从高度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终端逐步转变成智能化、可扩展、可持续迭代升级的智能移动电子终端,汽车软件也因此变成一个高度复杂的巨系统。据亿欧智库预计,到2025年每辆智能汽车的软件代码量将达到5亿行。
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下,如何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何放眼汽车软件全局,直面汽车软件快速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为此,落户在科学城面向汽车软件前瞻技术创新研究的平台——重庆中科汽车软件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联合国科础石(重庆)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础石”)对汽车软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力求以清晰的脉络和多维视角,聚焦汽车软件行业痛点,为汽车软件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带来“全局视角”。旨在汽车行业大变局下梳理汽车软件架构,洞察汽车软件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国内汽车软件发展提供前瞻性发展方向。
▲点击全景图,可查看详细解读文章——《汽车软件全景图(2022年)》正式发布 给汽车行业带来全局视角。
扫描二维码可下载
《汽车软件全景图(2022)》
全景图的主体部分,描述了由传统汽车面向信 的软件架构到智能汽车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所带来的车载软件栈和开发工具栈的变化。其中车载软件栈描述了从操作系统到中间件到应用软件的各个层面,开发工具栈则描述了从需求、设计、开发到测试、验证的全生命周期软件工具。
全景图的左侧部分,是汽车软件各个细分子领域中的主要参与厂商和主要产品,是汽车软件的“生态线”;而右侧部分,是汽车软件所需要遵循(以及可能需要制定的)相关国内外标准,是汽车软件的“标准线”。
值得指出的是,全景图中指明了一些需要重点攻克的技术方向,尤其是在当前日益紧张的国际贸易形势之下需要提前布局的基础软件和系统软件技术。
全景图中清楚展示了我国汽车软件面临的“卡脖子问题”。
伴随着汽车软件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模块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在有限窗口期内,快速突破汽车软件核心技术,合力构建产业生态,形成由本土企业主导的基础软件架构标准,是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重庆中科汽车软件创新中心主任薛云志表示,
“我们殷切希望能够与业界伙伴携手并肩,
‘挂图作战’,攻克汽车软件发展领域中的
关键基础软件和系统软件,
共同面对汽车软件快速发展
所带来的复杂软件工程技术挑战,
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在智能汽车时代实现新的超越。”
创新中心将对全景图的思考形成
《汽车软件白皮书(2022年)》,
持续为行业进行解读。
02
汽车产业新画卷在科学城正徐徐展开
▲科学城日趋完善的道路交通 。雷键 摄
重庆中科汽车软件创新中心
是中科院和重庆市政府在汽车领域合作的重点项目。
该中心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围绕国产智能 联新能源汽车提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源数字底座。
▲重庆机动车强检试验场。雷键 摄
受开发难度、市场诱因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对该领域的研发速度,远远落后于汽车应用软件产品的开发速度,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完全依赖引进技术的“卡脖子”现象。
重庆中科汽车软件创新中心,就是要利用目前国内顶尖的科研人才优势与技术积累,在更底层、适配性更宽广的汽车数字底座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力争为中国智能 联汽车产业提供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自动驾驶巴士。赵丁颐 摄
有意思的事情还远不止于此,
国家智能 联汽车质检中心、
西部科学城智能 联汽车技术
与产业创新中心暨李克强院士工作站的先后入驻;
再到《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 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正式发布,
不难看出科学城正以实力构建
车、路、云、 、图跨界融合的
智能 联汽车技术生态体系,
以聚力跨界融合、跨行业协同,打破藩篱。
▲智能汽车及主动安全测试研究中心。雷键 摄
在重庆打造世界级智能 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集群的总体规划之下,
科学城一系列“大手笔”在短短一年之间尘埃落定,
加上此前就已落地的大唐高鸿重庆智能 联中心等项目,
一幅属于智能 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画卷,
已在科学城徐徐展开,
一个全新的汽车产业增长极正在科学城快速孕育。
未来,科学城智能 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将聚力电驱动系统、汽车软件、车载终端设备等领域,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科研平台,
引进培育智能 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推动整车制造企业向“产品+服务”型企业转变,
集成电路企业消费级芯片向车规级芯片跃升。
END
长按关注西部(重庆)科学城
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2022,起飞!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