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广告频弹出、关闭按钮很隐蔽 整治广告弹窗需加力

徐 骏作(新华 发)

打开应用程序或使用某些应用功能时,广告弹窗频频跳出;弹窗关闭按钮竟是广告链接,诱导用户点击……如今,泛滥的广告弹窗已成为 络世界的“牛皮癣”,随时都可能跳出来“霸屏”,令人不堪其扰。对此,工信部启动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行动,对用户投诉较多的“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关闭按钮小如蝼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度陈仓”等违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剑指应用软件启动弹窗欺骗误导用户、强制提供所谓个性化服务等侵害用户权益的问题。

“霸屏”弹窗无孔不入

“有一次我明明点了关闭按钮,结果直接跳转到其他 站,里面涉及很多不良内容,几十名参加培训的同事都看到了,给我造成很大困扰。”吕女士说,如若只是刷剧的时候跳出几个弹窗也就忍了,但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工作,她非常气愤却也无可奈何。

广告弹窗“流氓霸屏”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关不掉的弹窗更是令人厌恶至极。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 告(2020)》显示,在其分析的600款App中有58%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

不仅如此,很多广告弹窗还暗藏恶意插件、木马病毒,危害用户信息安全。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弹窗广告发布者、经营者会使用非法手段搜索并分析 络用户的上 行为数据,量身定制弹窗广告,实行精准定位、精准推送,强迫用户接收或者点击弹窗,扰民的同时还涉嫌盗用用户信息、侵犯个人隐私等。

利益驱使引发乱象

有业内人士测算,以一个5秒钟的App开屏广告为例,用户每天打开10次就相当于看了近1分钟的广告,长期积累产生的极大曝光量和曝光时间,让其成为颇受广告主青睐的广告展出形式。据统计,某些App开屏、弹窗类广告带来的收入,可高达其总广告收入的80%。

面对源源不断的收益,一大批广告发布商对弹窗模式趋之若鹜。为了抢占更多客户,不少广告发布商开始打起擦边球,采用各式不良操作来提高所谓“市场竞争力”。某在线音频App用户抱怨,从开屏到播放节目,不到2分钟的时间内共有7次弹窗,关闭按钮有时候“不管用”。更离谱的是,点击“免广告”按钮会直接跳转至会员购买页面,再次返回后广告弹窗竟然最小化“印”在页面上,完全找不到关闭标识。

多措并举除“牛皮癣”

针对广告弹窗存在的诸多问题,工信部等监管部门近年来已进行过多次整治,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App开屏弹窗信息投诉量环比下降50%,使用量前100位的App开屏信息难以关闭问题发现率由69%下降到1%,而利用弹窗误导用户点击跳转第三方页面问题同比下降80%。

不过从用户实际反馈来看,每次整治过后,关不掉的广告弹窗很快又会“死灰复燃”,成为困扰用户的顽疾。在工信部日前发布的2021年第7批关于App开屏弹窗信息骚扰用户问题“回头看”的通 中,就涉及美柚、步多多、乐视视频等14款App未严格落实整改要求。

尽管广告法、《互联 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对广告弹窗制定了相应规范和惩处标准,面对弹窗广告的侵扰,绝大部分用户除了吐槽抱怨外,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互联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广告弹窗在实际监管中主要依赖用户举 单一途径,然而大多数用户并不知道如何举 ,有些弹窗更是难以找出源头,很难实现高效监管。

“广告弹窗应当遵循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的治理方式。”中国市场监管学会理事张韬建议,有关部门应持续加强监管力度,不断拓宽用户举 渠道、畅通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抓住对互联 违法违规弹窗广告进行捕捉整治的主动权。

此外,业内专家认为,加强监管只是治理广告弹窗乱象的其中一环。有关部门须进一步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细化,建立起完善、科学、合理的管控机制,明确互联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各自的权责界限,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强化监管技术,如此才有望铲除关不掉的广告弹窗这块 络“牛皮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24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