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塔星的英文名是iMetaStar,也就是‘我’‘元宇宙’‘明星’,我是元宇宙里的明星。”在8月4日的线上发布会上,STEPVR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张振华这样分析,并以此解释迈塔星提供的元宇宙相关服务。
8月4日下午,VR技术研发和设备产品供应商STEPVR旗下的专业虚拟人动捕设备商迈塔星iMetaStar用一场虚拟发布会,宣布启动“10000+虚拟人星计划”,并拉来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来保证流量、运营、商业变现等。
STEPVR方面称,该计划将通过提供动捕设备、运营加持、IP曝光、商业变现四大手段,让一万人提前实现商业化,在元宇宙内拥有自己的数字分身。
硬软件同步助力商业化
近年来,在元宇宙热潮中,虚拟人层出不穷。从许安一、平头哥到爱夏,都在互联 上收获了一大批关注者。
虚拟人的巨大流量从何而来?张振华给出了四点答案。
首先是STEPVR独家研发的“光惯一体”技术,即激光加惯性。
众所周知,虚拟人的肢体语言呈现离不开动作捕捉技术。张振华介绍,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动作捕捉技术是光学摄像的技术,多用于影视行业,这套动作捕捉方案的缺点就是价格昂贵,“大制作特效片需要上亿投资的原因之一,就是从技术的底层方案来的。”
除了光学摄像方案,还有一套依靠惯性的动作捕捉方案。然而,张振华表示,纯惯性动作捕捉在采集绝对位移的数据时表现不佳,“使用该方案的话,虚拟人很可能在移动中蹦到了场景之外,这就要求用户频繁复位。”
因此,基于这两个方案的优劣,STEPVR研发了激光配合惯性的动作捕捉技术,既能留存光的稳定、精确的数据维度,又能获得惯性动捕对旋转量的精准测量。
“我们的动作捕捉设备在人体的全身上下有15个骨骼处大点,算上手指上的12个点,全身共有27个点,从根上解决了‘稳’和‘准’的问题。”张振华介绍。
此外,“操作5分钟,直播5小时”这句口 ,显示了迈塔星的底气。张振华表示,迈塔星操作简单,可以在任意场地实施,同时还搭载了丰富的场景、服装、道具的切换,以及多种特效、弹幕互动游戏等功能,为虚拟主播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发挥空间。
基于这一点,王媛娅认为,通过万名虚拟人星计划,STEPVR能够让用户拥有非常多的人物选择、服务选择,从而提高虚拟人赛道的玩法和玩家数量。
除了在硬件技术上的创新和积累,迈塔星还在IP的运营推广和赋能上下了一番工夫。
据悉,STEPVR将利用迈塔星数字资产商城及其他相关软件为虚拟人提供内容定位、IP原力挖掘、内容输出等服务,力求高效打通与粉丝的连接通道。
“总的来说,进入迈塔星后,用户只需进行短视频的制作和参与直播,人设、流量、商业化变现,我们都会教授和给予帮助。”张振华说。
变现逻辑与普通主播一致
中研普华《2022~2027年中国元宇宙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未来趋势测试 告》中指出,虚拟人是元宇宙的重要技术分支之一。
一是微软小冰、小爱同学等人工智能,属于“匹诺曹型虚拟数字人”;二是虚拟偶像、虚拟歌姬这样的“木偶型虚拟数字人”。
张书乐认为,打造此类虚拟人在技术上问题不大,难点在于内容创作,“目前排名第一的洛天依与日本的初音未来还有极大距离”。
他指出,目前,我国的数字虚拟人还主要集中于第二类,其场景也逐步衍生至虚拟主播、动漫角色扮演、综艺的虚拟嘉宾以及实景演唱会中的3D投影互动人物等。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为1074.9亿元,核心市场规模62.2亿元,预计到2030年,我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张振华也观察到了虚拟人的强大变现能力,“目前虚拟人这条赛道表现出三大特点:超强的变现能力、对流量的加持作用以及技术的快速变革。”
张振华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每一个自然人都会有自己的数字分身,“不仅能作为人们在游戏中的角色,还能代替人们去做一些忙不过来的事情,比如陪伴家人、完成工作等,实现元宇宙的真正落地。”
他表示,在元宇宙概念流行以前,数字虚拟人的业务基本集中于B端,之后,我们看到很多小型MCN和个体达人都开始关注到了数字虚拟人。“我们的C端业务在这一阶段已经开启了,希望让迈塔星服务更多虚拟人,成为C端达人的流量利器。”
对于STEPVR的这一目标,王媛娅认为,虽然对于企业而言,现在推出虚拟人的成本、技术要求越来越低,但对于元宇宙中个人用户来说,打造自身形象依旧存在较高的门槛。
“每个人都可以在虚拟世界里拥有虚拟形象,但这目前的技术更新都偏向捏脸、生成形象,或者更多动作的增加,如果没有AI来分析用户的语音、形象、习惯和人设,那就只是一个贴图而已。因此,我们现在离元宇宙所要达成的‘人格化’目标,依然很遥远。”张书乐说。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