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问题在音乐行业一直是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侵权、抄袭等事件频频爆出引发热议。
最近,#乐华虚拟偶像侵权 易绝对演绎# 的话题在微博发酵,事件起因系乐华娱乐旗下A-SOUL虚拟艺人乃琳在生日会直播时,翻跳了 易绝对演绎与唐诗逸合作推出的游戏推广曲《洛阳旧事》一舞,而且不管是从舞蹈、配乐还是拍摄镜头,都过于相似。
而在绝对演绎发布的声明中表示:《洛阳旧事》的相关权益均归属游戏项目组,且并未授权给乐华娱乐、乐华虚拟偶像侵权 易绝对演绎,目前乐华方并没有回应此事。
一、频频发生的侵权事件,结果都怎样了?
互联 时代,信息爆炸,面对层出不穷的音乐侵权、抄袭等事件,能引起 络热议的大众态度一般是围观吃瓜,如涉及自家墙头或爱豆,可能会在 上积极发声,而不理性的 友确实常有。 络虽给足了言论自由,但要记得合理行使权力有边界有底线。
当热度退却,这些侵权事件,结果都怎样了呢?
其实,因音乐版权而导致的侵权纠纷并不少见,以上案例也只是受到 友关注的极小部分。
除音乐侵权外,歌曲抄袭、改编等风波亦是不断:
互联 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实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尤其是营销 和所谓的“乐评人”,不管是哈圈还是内娱专注音乐和业务提升才是硬道理,粉丝也要理智追星。
二、被侵权的不止音乐
而且,我们也注意到,除音乐外,文娱行业侵权事件真不少。
如:
上述事件也只是因涉及的相关主体有热度,所以才受到关注,有太多的侵权事件可能是维权无果,最后不了了之。而从过往一些侵权事件来看,一般侵权类事件的结果无外乎法院判赔、和解、撤诉、道歉、合作、无人问津。
三、侵权事件频出,版权意识何在
或许大家会发现一个规律,一个大的侵权事件发生后,当天或连续的几天,会受到广泛的关注,相关媒体、法制平台等会进行 道、评论,但不管多大的事件,一星期过后,大家就淡忘了,或许在几个月后看到事件结果再浅关注一下,然后从此杳无音信。
自2010年国家开始正版化布局,后续一系列推动数字音乐正版化发展的政策出台,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 的普及和应用,以及政策环境的推动,大众版权意识提升,音乐付费观念提升,音乐被侵权时权利人也开始发声维权,以音乐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商业化之路逐渐走上正轨。
此外,音乐行业正版化的发展也离不开相关协会、企业的推动,近日,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简称:音集协)发布《互联 直播录音制品的试行付酬标准(草案)》,明确规定了直播间使用音乐的付酬标准,(虽然现《草案》暂时不予公布),但随心所欲听着BGM看直播的日子或将一去不复返。
多年前,音集协便于K歌行业曾展开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收费大战,并最终确定了对全国卡拉OK门店的收费标准。
去年,快手首次明确了直播间场景的音乐版权结算标准,并在原有结算的基础上新增了词、曲版权的单独结算以及独立音乐人结算通道,随着短视频和音乐行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头部短视频平台,快手引领行业创新,为行业正版化发展凸显企业担当 会责任。
另外,如:曲多多、VFine、曲易买等专业商用音乐授权平台,以及音速达、HIFIVE音乐开放平台、云村交易所等一站式版权音乐解决方案的建立,连接上游版权方、音乐人和下游音乐使用者,体系化、标准化的服务可便捷高效,实现音乐正版授权。
版权保护既有赖于制度保障,又有赖于大众版权保护意识。可以说,近些年,从国家法律顶层设计再到各个平台方,还有大众都在为行业版权生态的保护与完善作出努力。
四、版权保护,任重而道远
音乐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有着广泛的使用场景,如:影视综艺、广告、短视频、直播/语聊房、APP内置、智能硬件、公播等。上述多场景下,使用BGM(背景音乐)都是需要获得正版授权的。
如今,相关法律法规也不断修订出台,互联 技术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坚定不移的将举措落到实处,努力实现版权保护的常态化,规范化。
对于个人,数字音乐市场需要大家有版权意识,要增强法律意识,提升对版权保护的认知度,自觉加入到依法使用他人作品、依法维权的行动中,为营造清朗的 络空间贡献力量。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