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双十一”还没到
可是“双十一”预热的浪潮一波比一波高
诈骗团伙也伺机而动
大范围撒 欺骗消费者
近期
清远就有市民不慎“中招”!
10月18日,事主宋先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某商城客服,说事主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已退款。
于是,事主马上查看账户,发现未收到退款金额。随后对方称要按照他的指引操作才能退款。事主信以为真,便按照指引,把微信里的钱提现到指定卡。
转账后事主账 被冻结,对方称需继续按指示来操作进行“解冻”,否则剩下的钱也会被清零。
事主没有怀疑,便向对方指定的账户进行多次转账,直到无法联系到对方,事主才意识到被诈骗,最终共损失45万余元。
无独有偶
家住清新的刘女士也接到
“电商物流客服”来电
其声称“快递丢失”主动“赔付”
试图骗取事主钱财
幸得预警民警及时劝阻
11月1日8时许,清远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省公安厅下发高危预警指令后,立即调度清远市公安局太和派出所进行上门预警劝阻,预警值班民辅警迅速联系刘女士并紧急劝阻。
经了解,事主正经历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电信 络诈骗,对方以快递丢失,退款理赔为由,试图诱导事主登录虚假 站套取其银行卡信息,从而骗取钱财。
预警民辅警及时劝阻,提醒事主收到此类电话,应第一时间核实来电人员身份,及时与原购买平台联系核实,或者拨打快递公司官方热线咨询确认,对于收到的链接或二维码,不点击、不扫描,同时指导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功能。
每年“双十一”都是 购诈骗的高发期
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了
一份反诈指南
请大家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假冒客服
不法分子假冒“卖家”主动提出退款,以商品缺货、商品质量问题为由,让消费者申请退款。一种方式是诱导消费者点击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和手机验证码的钓鱼 站。另一种则以理赔需要认证授权为由,诱导消费者在 贷平台进行借款,并要求及时返还。
反诈指南
在接到客服电话后必须先向所购买的商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购退款无需转账。
预售链接
“双十一”商家普遍采用预售的营销方式,通过短信将新品预售信息发给顾客,但这也给骗子提供了机会。不法分子以“预购”“限时购”“预先降价”等为诱饵,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或手机短信发送包含病毒的链接。一旦点击登录,病毒就会植入手机窃取用户信息。
反诈指南
请谨慎点击带有链接的短信,因为链接中很可能含有木马病毒,能“秒”盗信息和账户资金。
急速贷款
“双十一”期间,要花钱的地方增多,恰巧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秒到账。一旦受害人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反诈指南
正规金融机构绝不会在放贷款前收取任何费用,凡是放款前先缴费的贷款都是诈骗!
刷单返利
不法分子冒充电商,以在“双十一”前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由,称需雇人兼职刷单刷信誉。骗子为了骗取信任,前期会在约定时间连本带利返还,待 友刷的金额越来越大,骗子将以各种借口拒绝返款,甚至诱导 友继续刷单。
反诈指南
寻找兼职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要交纳定金或先行支付的工作,务必要谨慎对待。
冒充公检法
“双十一”快递增多,甚至不乏跨国快递,此时许多不法分子以行政机关自称,告知涉及非法交易,海关查出非法物品,将会拉黑或者冻结相关账户,通知消费者接受警方调查,随后添加“警察”QQ进行语音笔录,诱导消费者 出验证码或者去ATM机操作等骗取钱财。
反诈指南
公安机关绝不会以电话、QQ等方式侦办案件,更不会要求当事人以转账方式查验资产,更不会以任何理由索要钱财。
真假快递
不法分子冒充快递员联系消费者,把假货送到消费者手中,称“货到付款”以骗取钱财。不法分子还会来电谎称被害人微信进行赔偿,后诱导被害人进行 贷,点击链接或扫二维码,诈骗被害人钱财。
反诈指南
签收包裹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确认是否是自己的包裹。如接到自称快递理赔等异常情况电话,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
二手交易
“双十一”过后,不法分子在各种同城 站或二手交易 站上发布消息,谎称“双十一”抢购或者秒杀的商品自己不想要了,想要低价转让。一旦有人联系购买,不法分子便会编造各种理由,让买家直接转账付款,收款后便逃之夭夭。
反诈指南
一定要到正规二手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不要直接转款给陌生人。
诈骗套路深,千万别当真
“双十一”临近
大家在开心购物的同时
一定要提高警惕,理性消费
守好钱袋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