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规矩哪成?无牌交易所Bybit大卖广告内容或涉误导

日前,针对《打洗条例草案》已通过了首回及二次审议,如果修订条例顺利通过,自2023年3月起,任何未获香港官方发牌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包括大型加密资产交易所,将不被容许在香港开展业务。

根据公开资料表明,目前在香港持有拍照的合法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只有两家,且这两家都只面向专业投资者。然而有加密资产交易却仍然在港大肆宣传,不知道是不是想在《草案》正式生效前“收割一波”、趁其他虚拟交易所有所忌惮时乘机壮大。

即使上述法例暂未生效,但目前《证券及期货条例》对于涉及投资的宣传依然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其中,《证券及期货条例》第103条明确规定,禁止任何人发出载有订明内容的广告及其他文件,但如该项发出获官方认可则属例外。根据第103(3)(k) 条的适用范围,该项禁止目前不适用于就只出售予或拟只出售予专业投资者(例如拥有价值不少于800万元投资组合的个人)的投资产品而发出的广告及其他文件。

广告内容存误导及夸大成分

投资人权益关注组最近在WhatsApp及 交平台接获多名市民投诉,指出有虚拟资产交易所仍然在闹市大打广告,其矛头不约而同指向一家名为Bybit的虚拟资产交易所。

投诉人指出,近日在香港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大型电子屏幕、 章和 交平台在内,Bybit的广告几乎随处可见,。广告内容指出Bybit提供一站式加密资产活动,包括高杠杆期货及期权活动。有投诉者怀疑其广告存在一定煽动性,有鼓动投资者参与非合规、高风险投资活动的意图。

“Bybit在广告中介绍的期货玩法有些类似“牛熊证”,只要预测成功即可获利,强调其适合新一代投资者,完全没有披露任何风险声明,令人觉得非常容易就可以获利”,投诉者在诉文中指出,看到Bybit在 章中的广告刻意与本港持牌平台作比较,令大众误认为Bybit也是获得官方发牌的加密资产交易所之一。

据悉,Bybit广告中还提及高倍数杠杆交易,没有说明任何风险或哪类投资者才可参与,甚至未提及投资者年龄限制。众所周知,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进行任何投资活动,都需获得官方牌照,凡涉及业务的任何相关广告、邀请或文件,都需要风险披露声明,而Bybit在广告中,并没有提供任何与合法牌照、风险声明相关的资讯内容。

投诉者表示曾向有关部门发送投诉电邮但暂时未获得回覆,担心会有投资者因其广告影响而面临损失。同时也希望关注组代为 导,引起市民和相关部门关注 。

Bybit称在外地持牌令人质疑

未获香港发牌的Bybit,其背景也惹人关注。资料显示,Bybit创立于2018,自称总部位于新加坡。然而关注组曾就此向新加坡的MAS(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查询时,所获得的回覆竟是Bybit并未在新注册,也不被受他们监督,若平台有任何问题无法提供协助。除此之外,通过翻阅资料发现,日本、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金融机构亦曾发岀过警告,表示Bybit并未在当地注册,属于无牌交易所,事发后BYBIT随即暂停了在上述地区的营运。

Bybit的安全性存在争议

除了背景惹人关注,在 络上查找,发现Bybit交易所也经常发生被入侵及帐 无故遭遇冻结事件。翻查Bybit 的条款可以发现,Bybit 能够按照约定随时冻结客户资产。所谓的冻结就是指,客户在该交易所的资产不能随意提出、交易、或作其他用途,情况与银行冻结储户帐户相同,另外条款当中更列明,基于冻结行为,Bybit完全不需要给予任何理由,这个条款可谓相当“霸道” 有不少 民表示,自己在Bybit 的帐户此前莫名其妙被冻结,而客服亦不会给予任何回答,关注组亦就此问题询问过Bybit 客服,截止发稿前,亦未收到任何回复。

就投资者而言,安全性一定是其考虑的首选。投资回 即使再高,但客户不能安全获得收益就没有任何意义。有 民曾表示,Bybit 采取双重验证,必须要经过手机及电邮认证才能提取资金,这也是许多交易所目前所普遍采用的方法,然而有客户发现,有一次自己的资产被无故转移,而本人却没有过任何转账行为。经询问客服后才得知自己的帐 已被入侵,但并不会获得赔偿。

对于Bybit的一系列商业行为,关注组还将持续保持跟踪并继续留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