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App为偷窥隐私或有这个操作 应用商店要负责吗?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27日电 (常涛)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张影(化名)所在公司一款App在3月12日被工信部通 。张影表示,此前该App收集信息没有得到用户授权也能正常上架,且下载量还不错,在各大应用商店的安装量合计超过5亿。

那么,这些App在上架应用商店环节为什么没被发现可能侵害用户权益?用户从OPPO、小米等应用商店下载App后被侵害隐私,这些应用商店需要承担责任吗?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今年319款App被通 “偷听”等被重点整治

工信部App侵害用户权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开始于2019年10月底。同年12月,工信部公布了首批41款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其中不乏QQ、新浪体育、小米金融等知名App。最初工信部重点整治的App问题包括私自收集个人信息、私自共享给第三方、账 注销难、不给权限不让用等。

2021年以来,工信部已通 了三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总计319款,其中第一批157款,第二批26款,第三批136款。在3月12日通 的2021年第三批136款侵害用户权益App中,不乏腾讯手机管家、讯飞配音、携程租车、猎豹清理大师等知名互联 公司的产品。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2021年3月初,工信部部长肖亚庆直言,就群众反映强烈的“麦克风权限滥用”“过度索取通讯录”等问题,对App开展了专项整治,坚决下架侵害用户权益拒不接受整治的App。

另据媒体2月 道,工信部正在起草《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明确知情同意和最小必要两项个人信息保护基本原则,为App个人信息保护明确底线、划出红线。同时将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麦克风权限滥用”“未经用户同意擅自读写相册”“过度索取通讯录”“隐藏个推关闭选项”等当前用户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这意味着,今后App“偷听”等一系列侵害用户隐私的行为,如App违规调用麦克风、通讯录、相册等将被重点整治。

有些App为偷窥你的隐私可能有这个操作

对于通 App所涉侵犯用户权益的问题,尤其是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强制索取权限等,有 友表示:这些问题App为什么能顺利上架应用商店呢?应用商店审查不出来吗?

在2021年第一批通 中,工信部表示,在其组织的十批次检测中,腾讯应用宝、小米应用商店、豌豆荚、OPPO 软件商店、华为应用市场发现问题分别占比 22.3%,12.0%,10.3%,9.9%,8.8%,平台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应用商店需要承担责任吗?

中国互联 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钢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新印发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将于5月1日施行,明确了39种常见类型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其中13类App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总的来说,这条新规更精准、更有力也更有持久性,同时也对App开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pp要获取哪些权限应主动、详尽告知应用商店,还应请第三方机构对App相关信息、权限获取功能进行检测,这些细节应在应用商店展示,应用商店做好把关者的角色。”胡钢表示,“应用商店参与了App的分发、销售环节,与开发者是利益共同体,App出现问题应用商店无法独善其身,是共同责任人,应承担连带责任。”

胡钢表示,目前对侵害用户权益App且到期未整改的处罚只停留在下架层面,未来有必要加大处罚力度。“非法、过度获取或使用个人信息达到一定量,是否可以考虑停止其运营并追究其刑事责任,这是应该积极探讨的。”(中新经纬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27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