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武汉总部。武汉未来科技城供图
建设生态宜居科技新城,融入规划与建设;禁止发展高污染产业,写进了光谷的法规;“城管再革命”的行动,执行入每条街道;而未来,一批像“硅谷小镇”的高科技人群居住的低密度新区,将为“世界光谷”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一系列云计算、物联 与智慧城市等富含绿色高质量GDP的新兴产业种子即将发芽……
经过30年发展,光谷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将“绿色”与“高质量”牢牢锁定为光谷未来的发展主题。在可期的未来,这里将建成天蓝水清地绿的花园城市,成为更加宜居宜业的“世界光谷”。
为生态留白
光谷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五大千亿产业,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托起万亿光谷,而在光谷,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数量,则是零!”
今年8月,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 道”采访团来到武汉,采访团在武汉深入东湖高新区采访时,对光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出赞叹。
2015年3月1日,被视为“光谷基本法”的《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正式实施。这部地方法规将东湖高新区多年来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
“支持低能耗、低排放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保护和改善环境。禁止发展高能耗、高污染和高环境风险的产业项目。”这是《条例》中的一条。
东湖高新区相关人士分析认为,正是有了“光谷基本法”,东湖高新区内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数量是零,也就不奇怪了。
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给485个工地戴上“紧箍咒”
今年5月1日起,光谷对485个在建工地都戴上管理“紧箍咒”:每月进行评比,公布“十佳十差”工地,设立红黑榜,对不按要求施工的单位进行严格处罚。
就在今年6月,武汉市改善空气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全市2018年1-5月空气质量状况和考核情况的通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排名全市第4,而就在半年之前,它的名次还是第16名。
按照东湖高新区在2018年工作 告立下的“军令状”,打响蓝天保卫战,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226天。
3月,东湖高新区为期两年的城市管理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这场攻坚战,正给光谷带来深刻的变化,也影响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轨迹。
老武汉人徐先生在光谷步行街游览时也感慨颇多。“光谷的城市环境,我看比起‘北上广’也不逊色。”
东湖高新区正在开展的“城管再革命”,着重解决城市管理的积弊和薄弱环节,集中整治市容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
东湖高新区今年出台的推动高质量发展20条中,明确提出光谷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碧水保卫战“清流行动”,打造天蓝水清地绿的花园城市。
从“空中厂房”到“未来小镇”
高质量发展做大“集约化”绿色GDP
英特姆(武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光谷生物城试产。这家生产高端微创手术器械的企业,是一座“空中厂房”,位于园区一栋5层大楼的4楼,1400平方米里建立了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要求的十万级净化生产线。
“厂房就在大楼里,这在园区非常普遍。”光谷生物城医疗器械园副总经理田骏介绍,园区内80多家生产型企业,创造了近10亿元销售收入,厂房大多在楼房里。它们多是中小企业、以高端研发制造为主、员工不超过百人。
“以前给了好大的地块,公司过几年却死了,这样的亏吃了不少。”东湖高新区相关人士介绍,提高容积率已成为趋势,除了“企业上楼”,更多新兴的小镇,将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形式,在极小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产值。
在光谷不少园区,不少企业在排队等待入驻。“不是政府赶企业上楼,是企业自愿上楼。”田骏认为,“小块头”叠罗汉后,能实现土地产出效益倍增。
除厂房“上楼”外,光谷布局一批集约化“小镇”,为光谷高质量发展未来探路。
总投资50亿元的“斗鱼小镇”,正在提速办理手续,总体将于2021年全部建成投入运用。
“斗鱼小镇”将打通直播生态全产业链,建设 红学院、电竞学院、电竞赛事直播中心、直播经纪产业区,引进与技术密切相关的大数据及云计算中心,并筹建针对直播产业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加上酒店住宿、娱乐健身、商铺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斗鱼小镇”将可容纳1万人办公。
未来,斗鱼以“斗鱼小镇”为核心,在武汉打造一个全国 络视频直播平台的生态基地。目前,斗鱼在武汉本地已投资成立30家左右公司,武汉当地与斗鱼达成业务合作的企业也有几十家,还有一些外地相关企业也将搬迁至武汉。
迟于“斗鱼小镇”两年竣工的“硅谷小镇”,总投资200亿元,位于高新大道以南、未来三路以东、高新二路以北区域,2018年7月已开建,重点将发展人工智能、物联 、集成电路和智慧城市等四大产业领域。
“硅谷小镇”镇长容亚当说,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 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正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引发人类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
“硅谷小镇”参照美国硅谷帕罗奥图的科技创新小镇模式,遵循低密度、小街区、大开放空间的规划理念,为未来汇聚于此的科技精英,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
一批无污染的新兴产业方向企业纷纷落户。落户光谷的小米第二总部主攻方向是黑科技、新零售、人工智能、海外业务和互联 金融,重组后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将发展5G移动通信、集成电路、 络信息安全、光通信、光纤及光器件、特种通信、数据通信、云计算、物联 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9个产业方向,预计到“十三五”末,资产将达到1000亿元规模,收入接近1000亿元水平,具备全球竞争的实力和能力。更多绿色高质量GDP将在光谷诞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