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内容
【案情简介】
委托方某市人民法院受理的原告吴某某诉被告赖某、刘某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案,需对涉案录音文件是否存在剪辑情形进行鉴定。
【鉴定过程】
根据《声像鉴定通用规范》(SF/Z JD0300001-2010)和《录音资料鉴定规范》(SF/Z JD0301001-2010)第1部分《录音资料真实性(完整性)鉴定规范》、第3部分《语音同一性鉴定规范》,使用VS-99语音工作站(编 :C2004)对检材及样本语音进行检验:
(一)文件属性检验
检材文件位于委托方提供的DVD光盘内,文件属性显示“创建时间”为“2017年5月30日,16:22:43”,“修改时间”为“2017年1月2日,10:36:22”,文件格式为m4a。
(二)初步检验
检验委托方提供声称的原始录音设备(SAMSUNG SM-C7000),打开“录音机”软件,设置为“标准”模式,录制实验样本,在手机“Galaxy C7PhoneVoice Recorder”文件夹中发现实验样本一(语音001.m4a,MD5:
D2547568D951DAB79CE95C454FDAE675),实验样本二(语音002.m4a,MD5:
2D4978C17F4A9586089030176BAA7E49),其中实验样本二模拟说话过程中突然中止录音的条件。实验样本与检材在命名方式和文件格式上有一致性。录制实验样本前,未在声称的原始录音设备(SAMSUNG SM-C7000)“Galaxy C7PhoneVoice Recorder” 文件夹中发现与检材文件相同、语音内容一致的录音文件。
(三)听觉检验
使用VS-99语音工作站对检材进行听觉检验,发现录音文件尾部有语音不连贯,语义不完整现象;其余部分语音连贯,语义具有关联性和逻辑性,且未发现语义跳跃,音节不连贯等现象。
(四)声谱分析
使用VS-99语音工作站对检材语图进行检验,除录音文件尾部外,对话语句音节之间过渡自然,未发现本底噪音图谱不连续,音节间、音节内语音强度突变、声带振动周期异变等现象。
【分析说明】
检材与使用委托方声称的原始录音设备(SAMSUNG SM-C7000)录制的实验样本在命名方式,文件格式等方面有一致性;对检材进行十六进制数据分析未发现剪辑痕迹;对检材进行听觉检验及声谱检验,未发现语音本底噪音图谱不连续、语音强度突变、声带振动周期异变等异常现象,除录音文件尾部外,对话语句音节之间过渡自然,未发现检材语义跳跃,音节不连贯等异常现象。
检材尾部出现的语音不连贯,语义不完整现象可能是由于突然中断录制所造成,实验样本二也有类似现象。由于检材为光盘刻录文件,其“创建时间”和“修改时间”对判断检材是否经过剪辑没有实质意义。在录制实验样本前,未在声称的原始录音设备(SAMSUNG SM-C7000)“Galaxy C7PhoneVoice Recorder”文件夹中发现与检材文件相同、语音内容一致的录音文件,可能是转存后将原始录音文件删除所造成,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
【鉴定意见】
未发现检材录音经过剪辑处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