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款APP有92.7个山寨版!它们窃你隐私用你话费

在应用商店下载APP时千万注意了!他们名字、图标看似和正版毫无差别,只要你不小心安装,木马病毒广告接踵而至,隐私、话费、流量…可能都保不住了。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 微信公 :bjnews_xjb)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将各类APP安装到手机中。从 交娱乐,到购物消费,这些APP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大量盗版APP令人防不胜防。它们冒充正版APP,窃取用户的隐私,肆意盗取手机流量等。

因为难以追溯到APP的开发方,加上维权耗时又费精力,很多人尽管深受其害,但只能望假兴叹。

每款正版APP对应92.7个盗版

不久前,国内某知名 络公司发布的《2015年安卓手机应用盗版情况调研 告》显示,平均每款正版APP对应92.7个盗版。而该公司2014年上半年发布的同类型 告的数据显示,当时每个正版APP平均有26.3个盗版。这意味着,在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对应盗版软件数量上涨了约2.6倍。

360公司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介绍,一般情况下,下载量低于10万的APP只有二三十个“盗版”跟随,当正版APP下载量超过1000万次后,各种盗版APP数量便会几何倍数增长。一款下载量超过5000万的APP,市场上出现至少700种各式各样的山寨货。

安装某款APP后连续弹出广告

在该APP的权限详情显示,其需要打开18项手机权限,除了控制闪光灯和振动器权限外,其所需权限还包括“直接拨打电话 码、读取联系人数据、写入联系数据、修改全局系统设置”等等。

手机提示则显示,恶意应用程序可借“直接拨打电话 码”权限,产生意外通话费用;也可借“读取联系人数据”权限将联系人信息发给其他人。

点击后进入一个名为“苹果在线商城”的 站。页面信息显示,iPhone6抢购价仅为598元。同时手机浏览器发来自动提醒:“此 站可能存在安全风险,请谨慎访问!”

盗版APP会窃取隐私、恶意扣费

安装盗版APP后有何危害?360安全专家冯成蹊说,盗版APP的最终目标是用户的隐私和钱包。

冯成蹊说,植入木马、病毒成为盗版APP经常使用的手段,用户一旦安装这类APP,轻则会被垃圾信息和广告骚扰,重则会导致隐私信息泄露、恶意扣费、流量损失等。

以木马类盗版APP为例,手机用户安装该类型APP后,可能会在未经用户允许或授权的情况下,通过自动拨打电话、发送短信、频繁连接 络等方式,导致用户流量和资费的损失。此前频繁曝光的“偷跑流量”事件,就被指主要源头可能是盗版APP。

案例——下载盗版APP后手机频繁死机

家住望京的李女士曾在地铁上看到很多人玩一款名为“消消乐”的手机游戏,在某应用商店下载了这款游戏后,她的手机便开始频繁死机,并且还不停弹出一款培训班的广告。

李女士随后前往维修店进行检测。工作人员告诉李女士,她下载的这款游戏并非正版的“开心消消乐”,游戏内的不少代码被修改,并且被植入了木马病毒。正是这款盗版“开心消消乐”导致其手机状况频出。而要删除该款软件,只能通过恢复出厂设置来进行。

追问——受盗版APP侵害如何维权?

律师建议向有关部门投诉举 ;损失大的可 案

盗版APP不仅危害手机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也侵害了正版APP开发者的合法权益。然而针对盗版应用的维权活动并不多,由此发起的诉讼更是少之又少。

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傅钢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主要原因是盗版APP的研发成本低,而版权方的维权成本却很高。

“以商业价值最大的手机游戏APP为例,开发几乎没有门槛,上线也非常简单,锁定侵权人的难度较大,即便找到了开发商,一般其规模都比较小或者是个人,赔偿能力较差,法院判决的执行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傅钢说,很多权利方因此放弃维权。

不过,傅钢也指出,随着知识产权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针对盗版应用的维权或诉讼会越来越多。

傅钢说,用户可以对侵权方进行民事诉讼,或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举 。此外,如果遭受的财产损失较大,也可以向警方 案,如果达不到立案标准,可以寻找其他受害消费者联合 案。

对正版APP运营商而言,他建议对于新上线APP密切关注,若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涉嫌侵权的APP,迅速采取行动:首先可以向下载平台投诉,要求将侵权APP下架;还可以向文化执法部门等相关主管机构投诉,并通过诉讼维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2月15日
下一篇 2016年2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