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渠道5个月后,我摸清安卓市场的所有免费推广套路……

事情最开始来自于我们某个月末的一次平台流水统计,我们发现一个令人悲伤的事实:平台本月的流水不但没有稳步提升,反而下降了10%。产品看着沉默,运营听了流泪。

但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用户留存率、付费转化率变化相比上个月变化都不大那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了?

后来仔细看才发现,本月新增用户数竟然只有上月的1/2多一点,在之前已有渠道新增下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看能不能在之前没怎么维护的应用市场做些动作,获得流量和用户。

因为涉及到渠道ASO,我搜索过woshipm、鸟哥笔记以及知乎的大多数文章和回答,但这些资料有两个比较要命的缺点:

(1)信息更新不及时

比如很多文章都还是一年前甚至两年前的文章,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很多东西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2)只有理论和方法,却没有具体的数据反馈

由于我在渠道推广也是新手,所以这篇文章可能并不大适合玩流量飞起的老司机以及主打IOS用户的产品。

一、上线应用市场,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应用市场需要准备的必备资料,我总结下来大概是这些:

1. 公司营业执照和法人(运营者)身份证照

公司营业执照和法人(运营者)正反身份证照这个几乎是必备,有的应用市场可能还需要公司开户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照片或者法人(运营者)手持身份证等资料。

2. 软件著作权

这个是重点!首先它能让在各大应用市场给自己产品加上【官方】标签(百度、360、PP、应用宝都有该机制),显得更权威。最重要的是,像华为、VIVO和OPPO等一些应用市场,没有软件著作权是不能发布应用的!

(PS:正好那段时间看新闻说华为和VIVO+OPPO手机出货量TOP3了,在等软著审批下来的那一个多月里,我感觉错过了好几个亿。)

所以,没有软著的赶紧提前去申请吧!

3. 其它资料

比如官 ICP备案截图商标著作权(主要是防止冒牌应用,可投诉下线);签名空包(可联系开发,用于认领应用)。

PS:部分市场对企业开发者更友好,比如360应用市场的福利专区只限企业开发者申请;此外,360的个人开发者是无法申请 交类应用的,有应用下架风险。

二、目前应用市场免费推广方式有哪些?

在接手渠道之前,0经验的我表示一脸懵。只能先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鸟哥笔记等 站搜索了大量关于安卓ASO(我们家产品主打安卓)的资料和文章,然后自己通过脑图慢慢整理,最后结合应用市场具体情况来做。通过5个月实践,整理的重点应用渠道和免费推广方式如下。

重点渠道:百度、360、应用宝、PP(以下统称为:阿里应用)、小米、华为等。

适合全新应用(上线6个月内)和成熟应用完全新版本。

根据应用评级,S/A级应用可申请24/48小时,B/C级应用只可申请24小时。

小米需要下载官方表格,邮件申请。

福利专区

重点渠道:阿里应用、360、应用宝、百度、小米等。

至于360应用市场,福利专区仅限企业开发者申请。福利申请范围为14—60天,本身没有下载量等要求。

应用宝的活动时间不限,也可以是长期活动。

百度的福利专区申请也是需要在本市场下载量20W以上,我们没达到要求,所以没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福利专区叫做小米卡包,但并没有在小米的应用商店有推广位,而是在系统自带的【小米钱包】-【优惠券】中推广,我们有申请但没通过。

数据情况反馈:我们做了360、阿里2家的福利专区,从效果来看,阿里>360。

优秀应用申请

可选渠道:360应用市场、百度、应用宝、华为、阿里等。

(1)360蒲公英奖

3通过新品自荐,然后优质产品有计划入选蒲公英计划,官方称是不低于50W广告价值的专属推广资源。申请规则是新上线6个月以内软件类应用。

(2)百度金熊掌

百度金熊掌创立于2015.7月份,也是针对创业者的扶持计划,官方称60W流量资源位。

(3)华为启蒙计划和周一见

华为有2个优秀应用推荐的活动。

一是启蒙计划。要求开通华为应用者联盟3个月内,并且提交的应用3个月以内在华为应用市场未参加过任何专题活动(鲜品专辑及小编推荐除外);

二是周一见专题。

每周精选优质应用,不特别限制主题。给予首页四叶草位置展示推荐(每周一安排推荐位置,展示约2天)。一般情况下入选名单4个。会在下一期 名的同时,公布上一期入选名单。

(4)应用宝:优秀新应用

由于我接手时已经过了上线6个月这个点了,所以也没什么经验好分享的。

(5)小米:金米奖

(6)OPPO:至美应用

至美应用是OPPO推出不久的免费渠道,每周一上午 8:00 开放申请,每周限量 30 份申请。申请应用标签需为A级。

(7)阿里应用:青藤计划

在收购PP、豌豆荚,整合了原来的UC、神马搜索等后,新的阿里应用推出了 称10亿流量共享的青藤计划。仅限企业开发者,每个月15 前提交申请,具体要求如下:

专题推荐

先说专题推荐。

  • 魅族:官方论坛的工作人员表示专题自荐暂时取消了,具体什么时候回复没有表示;
  • 阿里:专题自荐论坛有,但最近一次申请还是去年9月底,不知道阿里应用分发平台整合了PP、豌豆荚等后,会不会加强这一块。
  • 另外像搜狗、机锋、联想等每周都有专题推荐,由于我们产品在这几个应用市场每天下载量不多,所以没考虑申请。

    其它方式

    10多块一个用户,我们是花不起这个钱的,但安卓市场刷量和评论,我们也有付费投入试水了下(转化效果好的几个渠道),但从实际下载情况来看,收效甚微;当然,可能需要长期持久才能见效也不一定。另外,我们还发动自家主播主动给应用好评,从后续下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三、应用市场的推广心得和感悟

    不要去维护所有渠道,重点维护有量渠道即可

    之前找资料时看知乎有个高票回答,答主的做法是:覆盖所有大中小应用市场渠道,当然从他的后台数据图片反馈也不错,做到了日新增2000+。

    但我个人建议,先覆盖一批筛选,维护主流和有量渠道即可。一是考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回 的正比;另一方面实践中,我发现像一些小应用市场会自动抓包主流市场的安装包,大市场前1秒更新,它下1秒就抓包自动更新了。维护和不维护,其实区别不大。

    个人认为必须覆盖的重点渠道(5大巨头):360、小米、应用宝、百度、阿里。

    有量的应用市场一定要多维护

    那天产品经理找到我,说最近几个大的应用市场量变少了,我表示有些委屈。因为渠道交到我手上时,其实大半年都没怎么维护了(只是有版本更新的时候更新下安装包和版本说明),加上付费推广一毛钱也没做,所以下载量一直在下降。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做了这些维护动作后至少一周内,下载量比起之前都会有小幅增长。

    活动推广位很重要

    这里要举出我们做阿里应用的例子。

    后来想想估计是应该平时在群里发言比较活跃,包括活动前上线当天都有在微博@PP助手官方有加分,所以给的推广位还不错把。

    产品够好,推广起来事半功倍

    在应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其实你的产品做的好,是能给应用推广省下很多力气的。

    举个例子,之前ZERO有篇“4个月的时间,花费5000元,注册用户83W ”的文章在 上火了一大把,ZERO运营负责人是这么说的:

    因为上过最美应用和少数派,应用市场真的是一帆风顺。

    然后又可以继续拿着“被AppStore推荐”再去各大安卓市场要推荐位,同时自己稍加宣传一下,各个应用推荐平台也不会吝啬再推荐你一遍。

    但是,所有基于这些免费流量的前提是:你的产品(应用)够好,不然人家凭啥给你免费帮你宣传,给你推荐位?就拿AppStore推荐来说,每年就10个名额,而App store的应用总量,早就突破了100W+了。

    就说我们产品,申请了一个二流应用市场的优秀应用,结果还以“产品亮点较少”为理由拒绝了,当时我表示很心塞。现在想想,我的这种情况,大概是市面上90%的产品推广现状吧。

    应用市场的免费流量已经越来越少,考虑其它推广方式

    这一方面可能由于移动市场的人口红利已经不复存在,比如我们做 交产品的来说,根据艾瑞 的一份研究 告,2016全球 交 络用户规模增速低于10%,加上用户本身下载热情在减少,应用市场显然早已没有前几年火热的情景。

    而在我看来,阿里收购了PP、豌豆荚,整合了原来的淘宝手机助手、神马搜索、UC后,并统一为阿里应用市场,其实主流应用市场基本已经定局,新的阿里应用市场和应用宝、360等跻身应用商店分发第一梯队。

    最后,附赠一张自己总结的主流渠道的免费推广方式和常用工具吧。

    安卓渠道常用推广工具

  • 酷传:
  • 鸟哥ASO:
  • ASO100: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2月6日
    下一篇 2017年2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