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App到底有没有在偷听?”
但也有 友提出质疑,认为在线“偷听”的数据量过大,App和手机都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计算量,“巧合”很可能是基于现在互联 公司强大的大数据计算和推荐。
澎湃新闻的一篇 道中甚至提到,有技术团队仅用了不到5个小时,便在技术层面实现了App锁屏时在后台仍可以“监听”用户讲话内容。
疑问一:数据大成本高,吃力不讨好?
专家答:不存在大数据量
3月21日,澎湃新闻在《团队自编程序证实手机能偷听,安全专家:未发现“偷听”铁证》一文中展示了 络尖刀创始人曲子龙和他的人工智能团队进行的一场测试,仅用了不到5个小时,通过程序员编写示例代码,模拟打造一款手机软件,安装在一部安卓系统手机中,再设置为允许该模拟软件使用手机录音权限,然后将手机屏幕锁屏。
结果,该款模拟手机软件成功获取了曲子龙团队的讲话内容,并传输给后台服务器转化成文字信息。
简单来说,就是曲子龙团队从技术层面实现了App锁屏时在后台仍可以“监听”用户讲话内容。
也有 友质疑,语音数据量巨大,能耗高,“偷听”用户的成本太大,这降低了App“偷听”用户的可能性。对此,曲子龙在视频中表示,可以把需要触发的词做个库留在App上,用户讲话内容一旦触发特定的词,便会唤醒这个应用开始监听及分析,以此降低能耗。
国内知名白帽子公司KEEN GeekPwn实验室宋宇昊认为,APP完全可以将麦克风听到的语音在上传之前先转换成文字,这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然后通过在文本里提取关键词发送云端,在云端分析文本特征,并和用户身份关联,给你精准画像,在大数据时代,这些技术都是相当成熟的。实际上,通过App语音输入的方式,在本地将语音转换成文字,上传的只是几个标签,完全不存在大数据量的问题。
“将一个人一天讲的话处理成文本,也只有几页纸。如果采用关键词唤醒,数据量还会大大降低。将语音处理成文本的技术并不高级,现在很多输入法都能做到。”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也持同样看法。
不过,宋宇昊也强调,尽管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但从目前观察来看,无法对App是否“偷听”做出结论。
未来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降低“偷听”的成本。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用于离线语音输入的PC客户端软件就已经出现。宋宇昊指出,随着近些年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一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不依赖 络在手机中流畅地输入,甚至,一些语音输入的App可以在手机离线无 络的情况下实现语音输入。
“1分钟的音频,只有100ms(毫秒)的延迟。”科大讯飞的技术专家说道。按现在的 速和机器性能,以上的操作可以认为是实时完成的。
同时,随着边缘计算越来越成熟,“偷听”的成本还将大大降低。
这并非凭空猜测。据上述专家介绍,在车险行业,车险服务商已经推出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通过内置摄像头的行车记录仪和边缘计算+面部图像识别技术,系统能够捕捉驾驶员打哈欠、闭眼、打电话、抽烟等异常动作,这些数据都将用来做车险的风控模型,比如保险人的保费测算,而数据源是车内摄像头拍下的视频,通过边缘计算,可以大大降低数据上传量。
疑问二:没开权限,如何“偷听”?
专家答:数据共享普遍存在
“在同一生态里,底层数据库都是共享的。”王叁寿说道。
3月15日,恩惠(化名)与同事们正在讨论共享电单车电瓶回收的事情,10分钟后,她打开了闲鱼,却突然看到了满屏的电池、电瓶、逆变器以及二手电瓶车转让信息,此前,她从未在闲鱼或淘宝上搜索过相关商品。恩惠怀疑闲鱼在“偷听”自己,可打开设置一看,闲鱼、淘宝的麦克风都是关闭状态,但阿里系App中的高德地图麦克风是开启状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