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圆满完成本轮援藏任务,从芒康县返回江津。
援藏队参加2021年中秋游园会
2021年3月,重大附属江津医院接到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选派要求,迅速积极响应 召相关医务人员前往西藏自治区芒康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援助工作。
看到信息之后,各科室医务人员踊跃 名。结合芒康县人民医院需求,重大附属江津医院最终选派了6名人员组成了援藏团队。
打破“瓶颈”,将41项新技术带到雪域高原
尽管所有人在入藏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海拔4300米高原带来的极寒和缺氧,仍让人难以适应。“到达芒康县人民医院,发现这边的硬件和软件设备都很差,医疗技术落后,物资匮乏,比想象中更艰难。”援藏团队成员、芒康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常务主任刘建说道。
首例平台骨折及外侧副韧带断裂重建
为扩大芒康县人民医院的诊疗范围,提高综合诊疗服务能力,援藏医疗队充分调研,2021年至今,新成立临床科室2个(急诊科、麻醉手术室),行政科室2个(体检科、公共卫生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41项(肺功能监测、腹腔镜下胆囊、阑尾切除、PPH、TST、肝包虫摘除手术+肝叶切除手术、腹腔镜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无痛分娩术等)。
首例多发性骨折
“多项麻醉新技术和有创监测的开展,一些原来因麻醉瓶颈无法开展的手术得以实施,提高了患者体验,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援藏团队负责人、芒康县人民医院院长黄代君表示。
践行初心,积极开展公益活动
除开展各项新技术之外,援藏医疗队还组织前往乡镇开展义诊、结对帮扶活动,打通医疗服务直达高原人家的“最后一公里”。据刘建介绍,“因为很多乡镇都是不通电的,去看诊得自己带上发电机”。
深入牧区义诊
2021年至今,组织开展 区、学校、乡镇、驻藏部队、敬老院进行义诊宣讲活动13次,赠送药品10万余元,惠及官兵群众5000余人次;协助81名先心患儿前往重庆、郑州、广东、河南等地开展免费救治,协助完成大骨节筛查183例,前往昌都开展免费救治 5 人次,协助完成结核病筛查1500余例。
患者及家属送上“哈达”
为抢救因车祸致盆骨骨折伴肠破裂坏死的患者,团队人员在手术室奋战一晚上,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救回了患者的性命,家属送上“哈达”表示感谢;原本想去成都治病的当地居民,因为医疗队的到来,也选择在芒康县人员医院手术,只因为相信他们的技术;淳朴的藏民们自发组织为援藏医疗队送水送饭……如此种种,深刻诠释了什么是“以心换心”。
言传身教,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一年多的援藏时间,虽然为当地百姓带去了多项医疗技术和设备,但如何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才是援藏团队的重任。
黄代君床旁指导危重患者术后管理
在芒康县人民医院,援藏队员把重大附属江津医院多个优秀学科的临床、科研、教学、管理经验带到了高原,系统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仅在临床医技和行政科室承担管理职务,参与指导科室管理和日常业务工作,还会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努力培养一批、储备一批、带动一批人才,实现援藏“输血”到“造血”的初衷。
全院医务人员心肺复苏培训
团队成立科教科,组建临床技能实训室,推行“骨干培训、专项培训和普遍培训”三培训的模式。援藏队员们言传身教,通过床旁教学、技能演示教学等方式提升当地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选派骨干医生前往重大附属江津医院学习,提高疑难疾病诊治能力,为芒康县人民医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技能教学展示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重大附属江津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尽心竭力,发扬“传帮带”精神,把技术和知识留在这片雪域高原,绽放出美丽的“援藏”格桑花。
(文/李灵;图/重大附属江津医院援藏医疗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