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呗”变“信用贷”?蚂蚁有大动作,“借呗”已启动品牌隔离!其他互联 大厂会跟进吗?

近日,部分支付宝用户的“借呗”名称变为了“信用贷”,且明确提示由银行提供服务,引发业内关注。

蚂蚁借呗的品牌区隔新进展,被普遍认为是响应监管要求的整改进展之一。同时,也有部分业内声音猜测,是否各种 “借呗”类的互联 联合贷款产品,都将做品牌区隔、去贴牌化?

“借呗”由一拆三?

11月7日,部分支付宝用户发现,自己的“借呗”名称更新为“信用贷”,且明确提示由某家银行提供金融服务。

从 友晒出的截图显示,“信用贷”页面会在显著位置展示“由XX银行提供金融服务” 的信息。进入借款页面后,在“借款详情及协议”中,还可看到日利率、初始年利率、总利息金额等信息。

“包括蚂蚁消金在内的多家持牌金融机构将共同为用户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小额消费信贷服务。未来,借呗将由蚂蚁消金提供,并成为蚂蚁消金公司的专属品牌。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则会在‘信用贷’页面展示。”上述借呗方面的人士称,“在品牌隔离过程中,用户的服务体验不会受到影响,开通、查账、计息、借还款等核心流程不会发生变化。”

可以看到,该用户的借款服务调整到“信用贷”页面展示后,借款额度、利率没有发生变化。

上述人士证实,“信用贷”页面展示的信贷服务全部由其他金融机构独立经营,其授信额度、利率由服务提供方根据用户信息动态审批决策,不受此次品牌隔离工作影响。“后续如用户信用记录、资质信息发生变化,则可能导致评估结果的变化。”

从借款合同可以看到,另一位支付宝借呗用户在进行借款时,借款服务机构(贷款出资方)来自商诚小贷和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而其个人征信查询授权也是被给予这两家出资方。

这也意味着,蚂蚁原来一度达到万亿规模的借呗业务将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由蚂蚁消费金融单独提供,即自营模式,这也是今后蚂蚁消金专属借呗品牌业务;二是联营模式,即仍然是由蚂蚁集团与银行机构联合出资、放款的模式,独立风控、风险自担;第三就是品牌隔离后的“信用贷”,也即,蚂蚁集团作为服务平台,由金融机构进行独立放款。目前尚不清楚这三部分的业务规模比重。

“借呗”们要去贴牌化?

这也得到蚂蚁借呗客服人员的证实,“信用贷”页面展示的信贷服务全部由显示金融机构独立经营,不受这次的品牌隔离工作影响。也就是说,虽然用户在“信用贷”借款,看起来跟之前用借呗一样,但是,授信额度、利率等由贷款方的机构根据用户信息动态审批决策。

而此次蚂蚁借呗的品牌区隔新进展,引发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是,有部分业内声音猜测,是否各种 “借呗”类的互联 联合贷款产品,都将做品牌区隔、去贴牌化?

一家平台的借款产品的出资方,仍然来自民营银行、区域农商行和 络小贷公司,不过借款页仍然是以该平台的借钱产品的品牌来体现。

上述风控总监和数位业内人士均更倾向于认为,这是蚂蚁集团响应监管要求的整改进展新动态。今年6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官 公告显示,蚂蚁消金获批开业,注册资本80亿元。

按此前整改方案,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品牌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今年9月下旬,部分花呗用户已经接入人行征信系统,未来征信服务将逐步覆盖全部用户。

此外,2020年7月下发《商业银行互联 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银保监会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在相关页面醒目位置向借款人充分披露自身与合作机构信息、合作类产品的信息、自身与合作各方权利责任,按照适当性原则充分揭示合作业务风险,避免客户产生品牌混同。

与此同时,蚂蚁消费信贷业务面临的挑战,除了按监管要求合规日程表的业务拆分推进,还有联合贷业务的监管政策新要求。今年2月,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 贷款业务的通知》,明确商业银行互联 贷款业务的出资比例(合作方不低于30%)、集中度指标及限额指标(银行不低于50%),同时严格跨区域经营。“贷款成本上升而投放速度下降,这是所有涉助贷业务平台方们都正遇到的问题。”上述风控人士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