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软件服务双重升级,设备生产商这样发展工业互联

群硕深度对接核心设备厂商,打造工业物联 平台,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优质服务

对群硕来说,与工业互联 硬件设备厂商合作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种经历不同于以往专为某个企业提供直接服务,对群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群硕团队需要清楚地知道客户自身的挑战是什么,客户的客户——如设备制造厂商、制造业客户的痛点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这些痛点,更要知道客户在工业互联 领域的发展诉求是什么,群硕该如何助力其一步一个脚印的向目标迈进。

制造业的行业痛点

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未来50年产业趋势洞察白皮书》表明,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被动的数字化转型

为什么说是被动的呢?制造业起步早,相比具有后发优势的高科技领域,其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弊端显现出来,全行业的数字化布局逐渐成型,倒逼制造业进行数字化变革。

  • 传统制造流程呈现单一的直线型:消费者洞察——产品研发——采购——生产制造——上市营销,各环节互动有限,信息反馈速度慢,效能低。
  • 制造业出现产业空心化。高端制造尚未发展起来,低端却已经随着人工成本上升而向外转移。
  • 国产率低。高端硬件设备和工业软件都被国际主导,非自主掌握的供给端在终端设备连接性、数据标准统一性以及数据信息安全性方面都存在问题。
  • 污染问题凸显。
  • 设备厂商想发展工业互联 却遇拦路虎

    在工业4.0时期,工业互联 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强赋能者,意识到这一点的硬件设备厂商,开始发展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服务。通常来说,这样的核心智能化硬件产品供应商,属于产业上游,从源头就开始的数字化,应当很顺利就能完成转型,但现实并不如计划的那么理想。上述行业问题未完全覆盖制造商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痛点。

    供应商抓市场,设备厂商也与时俱进,开始提供软硬件一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但很快发现,现有的软件编程平台相对封闭,难以满足工业互联 产业链上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加之硬件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扩张和产品升级遇到极大挑战。如果单凭一己之力,为客户提供满足不同场景应用的软硬件一体化服务,成本太高。所谓术业有专攻,群硕软件,就做了工业互联 硬件设备厂商的第三把手,助力创建融合型的工业组态和逻辑控制器应用开发平台,深入对接客户团队,提供优质的特性化服务。

    组态软件

    组态软件实际上是一种“搭积木式”的开发平台。随着自动化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希望能够实现对生产全流程的管控,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覆盖全行业、全过程的平台,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只能采用高级语言定制开发,但这种方式成本高、周期长且不稳定。群硕团队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工业编程开放标准为基础,先进技术为依托,与客户共同创新,助力创建融合型的工业组态和逻辑控制器应用开发平台,无需编写计算机程序,快速完成自己所需的软件功能组合,即可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管控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工业软件

    工业软件可分为研发设计软件、生产控制软件、信息管理软件和嵌入式软件,是生产流程数字化的关键,可以帮助完成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比如,工业互联 关键的一步是“联 ”,但这在供应链、物流环节是很难实现的,脱离工厂环境的数据信息收集、访问,就需依靠嵌入产品的软件系统来完成。将传感器、处理器、传输系统等嵌入产品,这样产品就成为了物联 的连接终端,将有用信息从产品系统发送至制造商系统,这样就实现了工厂内外的数字环境联通,收集到的数据成为生产决策、库存管理的重要依据。

    工业互联 平台

    工业互联 平台是工业互联 体系的一部分,虽然现有的很多工业互联 平台都已为制造业提供公有云服务,但仍有不少企业有自建工业互联 平台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是其他平台提供商不能满足的。群硕联手客户打造的工业互联 平台,通过生产环节各触点收集信息,实时传送到云端,在云端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实际工作,如数字工厂、设备管理、生产流程监控、安全保障。

    优质企业服务

    这一点一直以来都是群硕的优势,但也是时常被忽略的一点。在企业合作过程中,沟通服务能力有时比技术更重要,我们有专业的团队,可以切实了解客户需求,沟通速率快,群硕深入对接设备制造商,在终端需求理解、技术预研、平台开发、客户特性需求定制等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当然,这一特点不仅表现在这一次的合作中,也说明群硕同样能够融洽地与其他企业合作、为其他行业数字化出一份力。

    工业4.0时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 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推动制造业升级,群硕帮助客户打造全新智能硬件应用开发IDE,支持IEC-61131国际标准,实现本地与云端工作无差别体验,持续推动工业设备智能化,一点一滴,改变中国制造,为3000+客户提供高可靠工业物联 平台服务的同时,满足更多客户特性化定制需求的快速响应与实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2月3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