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教材能和孩子的学习能力相匹配吗?教材太简单,考试太难

回忆工作的几十年。数理化几乎没有用过。也就是加减乘除。到2000年以后。画图都是软件。给出弦长和高自动给出半径。哪还用自己计算。语文也就是写个 告。至于物理化学也就是能看懂日常重复的工艺而已。所以学生时代做的一些高难度的课题根本没有接触过。像我这样还算是工作在学过的范围之内。其他的2000年以后的大学生绝大多数人都是岗位工人。所学多年没机会用。这就是现状。能进研究所有能有多少人?浪费时间金钱觉得很不值。

教材编得太简单,没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不适合自学,想要看懂必须靠相关的教辅资料。而且考试的内容远远超出教材,那在学校学习这种教材不是浪费孩子和老师的时间吗?还有,这种教材是不是变相地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教辅资料的出版提供了契机?如果孩子们的学习不能切实地立足于教材、扎根于学校内的教育,那么是减不掉负。而且购买各式教辅对有些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一笔开销和经济负担。

强烈希望数学教材,初一就只学代数,把代数一口气讲完;初二就只学平面几何,把平面几何也一口气讲完。就像过去咱们小时候学的教材那样,这样条理清楚丶知识系统,有利于孩子们学习和梳理,也有利于教师们的教书和讲解。不要像现在的似的,一会几何一会代数,混乱不堪,大人们曾经学过再读这样的教材都喊头疼,更不要说从未接触过的孩子们读起来更是费劲!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什么人都可以对教育说三道四,有些话看似有道理,但不是站在系统性全局之上看待问题的,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可靠,其位谋其职,很无语家长的话,就算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这个有问题,但是你们真的考虑过全国整体的情况吗,我不想学历歧视,但是目前的家长大多数应该都没进入过大学吧,毕竟现在的家长都是35岁左右,那一代进入大学的很少,您根本没学习过系统的方法和判断,又有什么资格去质疑一个各方面逗比您强的人的判断,第一,教材真有那么差?您看过吗?看过再来说话。第二,全国大学名额就那么多,出题简单点,让你们都上大学,你来出钱建大学?题难是为了筛人,不代表这是个好事,知识点就那些,会做难题一点用没有,但是筛人就必须出题难,目前课本知识点完全够用,覆盖面也足够广,课本的作用是提供知识,不是做题方法。

现在不是孩子不够聪明、老师不够认真,是教材编得真的很渣!掐头去尾丶不成系统丶说不清楚!比如:拿现在的数学教材让孩子预习或复习,孩子一头雾水!改拿过去的教材给孩子看,孩子自己孩就能看懂。让人直接想骂现在的编书人饭桶:不会编就不要编,用原来的教材好了!

小城市更要刻板教法。语法建立在知识储备上,当学生脑子里面一大堆单词和课文的时候,就是个串联过程。 我们以前贵族学校,但是半公半私。私立的收费,公立学校大价钱保留编制,挖来的考霸型老老师。 以前情况是超过半数学生上初中前完全没英语基础。全靠死板地去记单词词组和课文学习。语法就提到过一下后直接句子练习。当能识别该句子特色和会写同类句子,这个语法点就掌握了。 从无到有,三年下来,基本高中无压力了,语法全覆盖。高中就是多点单词而已。 现在英语教学忽略掉课文的绝对记忆是最大的问题。所有单词词组句子语法都要放到课文中去识记才能保留入深层记忆。上再多补习班做再多练习题,都不如去多背几篇课文。

学校里平时学的很简单,中考又很难。教材也确实太简单了,就算我们家长买回来辅导书,孩子也不愿意看啊,认为这是我们强加的作业。现在的教学、教材和考试不匹配,希望上层能看到现实中的问题,尽快解决教育中的漏洞。其实反对补习机构的往往是学习一般的家长。我打个比喻来说,像我们学校,每一年老师都根据需求买教辅,其实是很负责任的。但是有些家长就告到教育局,说教辅买太多。布置作业吧,又说作业布置太多。老师想给孩子增加技能,让查资料,又是抱怨影响孩子。这样怎么教?

唯分考核,统一考试是所有教育问题的根源。结果,资本绑架教育。 强烈要求,取消统一考试,把考试权归还老师,让老师出卷考试。 这样可以消除教育竞赛,消除教育内卷,消除补课。这样教育资本就玩不转了,自然退出教育。这是教育资本的“命门”,死穴。

推导过程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而且不是只是老师的单方面讲,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孩子的思考推导出来的,就是不用填鸭式的教学。教材的编写应该也是遵循这样的思路来编的,就是不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帮你整理出来,推导过程不能让你一目了然,必须要通过承上启下,触类旁通的智慧思考去得到,真的是要求有比较高的智商之人才能学进去的。

现在的教材确实奇葩的,不知道加难加深到什么程度才满意。现在的孩子普遍读书偏早,太过抽象的干嘛要那么早学。有些编者不知怎么想的,比如语文就是混乱不堪,初中教材里有的内容,小学四年级有,或许五年级也能再来一次,有的课文一点点的文学性都不具备,选在里面还大谈人文性,恕我浅陋,看不出来,再如以前《武松打虎》一文,现在竟然能叫《景阳冈》。数学也是以前有理数放在初一学,后来提升到六年级,现在是五年级。我印象中自己学方程的时候,解方程是运用加减乘除的定律来解的,一个加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等于和,其中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多简单的事。

先看看自己什么学历?在对人家课本指手画脚,不是我有学历歧视,而是各位真的上过学吗,或者了解过课本吗,虽然很多名校会摒弃课本,用资料去代替,但是课本根本不差的好吗,所有一线老师都在强调,回归课本,这说明课本根本不差,而且考纲明确规定,出题范围要在课本内,很久没看初中和小学的了,就我们高中的课本,全通了上600分完全不是问题,大多数课本比市面上所谓的教材帮,学霸笔记强得多,数学例题也很经典,如果考不好我只能说你家孩子一点融会贯通都不会,高考必考的数学大题,基本能在课本上4.5个同样方法的,天天bb课本,题难,不代表知识点考错了,课本只是学习知识的,不是用来刷题的,课本里加个奥赛题难道你孩子就会?

每门学科多有它的自然规律,从易到难,它具有本身的客观规律,把九年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割裂开来,高中生数理化存在初中太易,而高中一下子太难就因为只考虑实用把初中教材降低难度与高中教材脱节的原故。 另外每个孩子的爱好不同有的喜欢文,有的喜欢理,而升学考试却一视同仁,这才造成千军万马挤到语数外,考试根本不考虑孩子们的爱好,这即不公平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就是大学毕业普通存在学非所用,并非自己的爱好,很难出成绩,这是一个严重的浪费。

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认为老师上课不讲补课讲的原因之一。课堂上老师要完成教材内容,注重公式的推导过程,只有少量时间进行练习,而课后铺天盖地的试卷资料上大都是从教材基本题型扩展出来的题,难度广度都大了,学生自己很难全都搞得懂。而补课时老师不需要再讲教材上的基本题型,会以课外扩展的题型为主,因此,学生和家长不少人会认为老师课堂上没讲,留着补课讲。这是对学校教学的极大误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8月11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