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前 易云音乐悄悄上线了一款名叫「MUS」的音乐 交APP,通过用户的听歌数据解析其性格和偏好,并为用户精准匹配同频共振的人。目前该软件还处于内测阶段,需要申请才能体验到。作为 易云音乐的铁杆用户(LV10和VIP5,并且在一些文章里也经常拿它举例),我必然要率先体验一番。
一、MUS功能介绍
当前发布的版本是V1.0.0,包含四个板块:交友、听说、消息、我的。
1. 交友
功能逻辑:
功能逻辑:除了“喜欢”和“跳过”,还提供了发送悄悄话功能,每天只能使用3次。
2. 听说
功能逻辑:系统推荐并播放歌曲的高潮部分,用户可以发布文字心情。
功能逻辑:用户可以查看并点赞其他人对该歌曲留下的心情,点赞后可以查看对方主页并与对方聊天,若对方回复即匹配成功,每天最多可以点赞10次。
3. 消息
这块的功能我没有完整体验到,因为截止发文前,尽管我把喜欢的次数都用完了,但还没有人跟我匹配成功(不开心),所以就贴了新手指南中的相关内容。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让用户产生高效聊天,「MUS」设计了“聊天倒计时”功能。
4. 我的
功能逻辑:完成任务可增加邀请码数量,目前已知的任务是完善信息和邀请他人(可找我拿邀请码)。
功能逻辑:用户资料包括我的照片、我的独白、我的信息、我的标签、我的提问、基本信息、心情旋律、我的特质、我的偏好。
5. 总结
初看「MUS」,功能上中规中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探探」和「Soul」,但深入想想,他们还是有区别的。
「探探」和「Soul」的本质是陌生人 交,陌生人要想发展成为熟人,先要经历一个兴趣阶段。对于探探来说,兴趣即颜值,对于Soul来说,兴趣就是用户自填的信息,不管是颜值还是自填信息,都有个严重的问题——信息无法保证真实性。这就意味着用户与用户之间天然存在着隔阂,需要详细地了解才可能建立起信任,而恰恰建立信任才是 交的本质。
反观「MUS」,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基于用户在 易云音乐沉淀的数据搭建起的 交关系,这样做相当于是利用 易云音乐给「MUS」做兴趣背书,让手机那头的用户形象更真实更立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之间建立信任的门槛。
我把「MUS」的这种 交模式称之为基于真实数据的兴趣 交,它的出现为兴趣 区升级为兴趣 交提供了最优解!
二、因乐交友
其实「MUS」这种 交方式并不是 易云的第一个,2019年 易云音乐里就上线了一个类似的应用——因乐交友,因为入口隐藏的比较深,没有很多人发现。
「因乐交友」中主要有两个板块,一个是“交友”,基于音乐数据推荐用户,与「MUS」不同的是,「因乐交友」的音乐数据是零散的,不像「MUS」中用“同频概率”整合了所有维度;另一个板块是“故事小酒馆”,类似于朋友圈。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因乐交友」在内测阶段就推出了收费模式,这一反常态,而且功能入口并不明显,不像是为了刷kpi,现在看来更像是为「MUS」的上线做前期探索。
由此可见 易云在2019年或更早就开始布局兴趣 交领域,「MUS」也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和摸索。
三、 易云音乐的 交之路
易云为什么要执着于「MUS」?这要从 易云音乐开始说起。
不同于其他的音乐“工具”, 易云音乐从诞生之初就带着 交属性,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它的 交之路:
以上只节选了部分与 交相关的功能,不难看出 易云一直围绕“音乐 交”这一战略持续探索,整个过程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 16年以前,以歌单、评论、点赞、动态为基础的,围绕音乐本身的弱互动模式,奠定了 易云音乐的早期基调
- 17年-19年,围绕用户的兴趣打造了音乐 区,建立了用户间的长链接
- 20年-22年,用音乐数据和用户间的协同效应赋能音乐 区,进一步加强了用户之间的联系
- 「MUS」的上线预示着第四个阶段的开始,即音乐 交的独立运营
今天我们不再去讨论“音乐+ 交”是否是伪命题,而是考虑如何把“兴趣”这条关系链做得更真实更有力, 易云交出了它的答卷。
至于打多少分,等我先匹配到人再说!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